朱天明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福台高级中学 743000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灵魂,任何物理规律和定律(理)的诞生都离不开广大学者们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探索、验证与实践。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如何对实验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是衡量物理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部分学校和教师过于追求升学率,重视分数,导致中学实验教学大部分采取“纸上谈兵”的方式,侧重于直接讲实验、甚至背实验,主要以教会学生如何得到实验题目的分值为目的,而没有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享受实验过程,感受实验过程带来的收获和乐趣。有些教师由于嫌麻烦大幅减少了实验观察、实验探究等,忽略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分量,极大地缩减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最终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也会大打折扣,失去了实验教学的真髓。本人就自己对如何做好新高考下物理实验教学,浅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一、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实验能有效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存在着非常多的物理现象,同时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新知识感到好奇,只要老师稍加提醒,学生就会感到很亲切,如果老师经常在上课时为学生做些演示实验,并做科学的讲解,不仅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会感到好奇、新鲜,充满学习兴趣。例如做万花筒的演示实验,把彩色碎纸屑,放在由三面互成60度的平面镜之间,由于彩色碎纸屑连续多次反射,三个镜面内就形成无数的虚像,并组成美丽的彩色图案。学生观看后既兴奋,又体会了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2、分组实验能使学生感受实践操作的过程及得出结论而获得成就感。物理学是实验学科,教师不仅可以安排很多演示实验,还可以安排许多学生分组实验。对学生来讲,自己亲手做实验大都很感兴趣,可以说具有普遍的诱惑力。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深入体会研究方法,测量某些物理量或验证现有的规律。例如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学生首先测出了他们自制的水果电池的电动势约0.8伏左右。这时他们很兴奋,想串联5节让小灯泡发光,但实际操作后并不能达到期望。然后他们串了更多的电池,可结果总是不能如所愿,这时他们陷入了深思,到底为什么呢?这时我适时的点拨他们,回忆电源内阻及内电压的相关知识。他们恍然大悟,突然明白了串联电池增大,内阻也增大,内电压也增大,路端电压增大很小的原因。这样他们既体会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又理解了电池串联后总内阻与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真可谓收获颇丰。
(二)、物理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正是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现新的自然规律和新事物,才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只有拥有创新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现实,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越多,社会发展才会更快。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创实验,自制实验器材等,在自己亲自动手中体会物理规律,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三)、物理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从小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传到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并不一定完全正确,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验验证中,通过数据测量和现象观察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从思想上打破对权威的迷信,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验是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基石,物理学中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广大学者们数以千计的实验,他们都曾百折不挠搞实验,为科学付出了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正是他们的成果推动了社会发展,使我们生活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在实验教学中,还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可以激励青年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奋斗。
(四)、物理实验过程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缺少实践的机会,就像吸水的海绵,只知道吸收,而不理解知识的应用。因而要形成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基本概念、科学思维、探究意识与合作的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学生从物理实验中学到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素质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学、练、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综上所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加入一些实验,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到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的理解,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表达能力等等,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发挥物理实验教学作用的几条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基本的研究方式。几乎所有物理定理和规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发现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好途径就是物理实验。在物理实验课上不仅要让学会观察,还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引用历史上的一些经典例子,利用好这些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并通过这些事例教育学生要做“有心人”,从而激发他们观察的主动性。
(二)、鼓励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培养动手能力。例如:电路教学时,让学生对着电路图,自己动手连接电路,然后他们就会更加明确,通路、开路、并联、串联等概念,知道电流路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既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能消除一些错误的认识。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能领悟实验原理,不断反思和改进方法后获得成功,更会深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应用。物理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应该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应用。因为学知识的目的是应用知识,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质量。教材中很多小实验都是课外知识,常常被学生和老师忽视,其实这些实验大都贴近生活、取材容易、容易实现,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大有好处。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世界观的健康发展、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核心,才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世界”的教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