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兴伟
江西省崇义县横水中心小学 341300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10个核心素养。逻辑推理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要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总结归纳新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由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组成,其中学生的归纳和类比推理的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
站在客观的角度而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中心。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多都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习惯从实际的生活现象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的概念,再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从感性思维逐渐到理性思维的过程。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不够成熟,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要体现于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应当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推理能力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新课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当今时代学生适应社会、面临挑战的必备素养。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能力,所以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下定义。数学核心素养不能只从数学这一门单独的学科来思考,还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结合其他学科一同得出真正含义。逻辑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逻辑严谨的特点。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伪求真,梳理解题思路,验证结论。基于推理能力,学生能够在解题或推理过程中发散思维,发现规律。由此可见,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应当贯彻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它不仅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部分之一,同样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2.1引导探究学习,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把所有数学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收获到新知识,长久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不用动脑思考也可以学习到新知识的错误观念,导致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最终发展成惰性思维,这将会限制他们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主动思考,这样才能够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其主动去探索未知的知识。也就是说,要培养小学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就需要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学习。
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用喜欢的方式去测量课桌的长度。有些学生可能会选择用自己的手去测量自己的课本、铅笔盒、书桌或钢笔的长度,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得出的结果,可以发现,许多学生测量的答案并不相同,但课桌的长度却是统一的。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长度单位。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尺子的标准刻度去测量这些物品,最后得出长度。在学生得出答案后向学生提问:不同的长度单位之间应该怎么转换呢?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2进行数学质疑,强化学生逻辑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应该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表现较差,经常会遇到他们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根据学生的疑惑有针对性的教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深入理解并把握知识,掌握数学的学科规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答案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让学生敢于质疑,只有质疑才能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举个例子,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时,在认识了整点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校的铃声来帮助学生认识非整点的时间并认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上午7点45,学校的早读铃声响起,对于这个时间学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人认为是7点过45分钟;还有人会认为是离8点还有15分钟。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这些观点时,不要急着否定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哪怕出现错误表达教师也不能批评学生。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之上,教师就可以引出整点过几分以及差几分到整点这两种概念,不断地完善学生的认知,强化学生的逻辑结构,从而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
2.3循序渐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要想培养小学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因为这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这需要教师能够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急于求成,不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识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充分利用小学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他们活跃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逐步提升其逻辑推理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要直接将点线面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有层次地将点、线、面的知识串联起来,从点的知识开始,帮助学生了解线的构成,再从线的知识到面的组成与特点。只有这样将知识分层展开,逐步教学,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
2.4实践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的难点在于其抽象逻辑思维较强,但是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普遍。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表示抽象的数量关系,将实际的、具体的事物变得抽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在一系列的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作用,让学生在情境中逐渐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在新课改所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教师要想培养小学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就必须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新旧知识的替换、恰当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练习题应当设计成为开放性答案的题目,不用一个标准答案否定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动数学知识和创新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将学生带入到数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容芳.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7(09).
[2]沈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8(01).
[3]蒋一能.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9(04).
[4]苏文朝.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8(06).
[5]蒋红.核心素养下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