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植物养护技术探析 韦文娟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韦文娟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低碳环保的社会,营造绿色环境,实现绿色节能的生活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西安市三环路绿化养护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8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低碳环保的社会,营造绿色环境,实现绿色节能的生活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城市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园林工程在实现绿化环保的发展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园林工程的整体情形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园林植物的养护中,存在着养护不当的情况,这不仅对改善美化环境没有帮助,还会浪费资源。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应用
        一、园林工程植物养护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工程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不仅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也能够推动城市的个性化建设,每个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差别,当地的植物也有所不同,城市绿化可以根据当地特色,设计出适合该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方案,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通过将不同植物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搭配种植,或将草木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修剪,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提高了市民对城市的喜爱和认同。但是,由于城市中环境较差,土地中营养较少,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护手段对花草树木进行相应地养护,则会使植物状态较差,无法维持造型,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一旦植株大面积死亡,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设计好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提升植物养护技术,以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提高城市绿化效果。
        二、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的特点
        1、综合性较强。在园林工程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和植物养护技术起着主要作用。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首先了解园林的位置、面积、地理环境和其他因素,并考虑园林的前期制定方案,中期施工,后期处理等因素。一旦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建设计划。所以园林工程要考虑得非常全面,综合性很强。
        2、时间较长。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园林的工作周期和完整的系统维护分为两个阶段。园林工程需要施工人员的长期修改和维护,而植物养护技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人们要定期对园林进行修理和养护,还要注意病虫害的危害。植物养护技术是确保植物健康生长的理想养护系统。为了确保园林的安全,需要对现场进行深入的探索,园林工程和植物养护技术具有长期性。
        3、艺术性。园林工程与一般建筑工程有所不同,因为,大多数建筑工程很少关注艺术成分。因此,一般的建筑工程相对简单,而园林工程还应提高工程的艺术性和有效性。所以,园林工程对提升观赏性有着的巨大价值。它可以用美化景观的艺术特性来使园林更加美丽。
        三、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
        1、树木养护。园林工程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很长时间。在施工的后半段,我们要做好树木的养护和管理。首先,我们应该保护树木,以免对树木造成损害。其次,应及时修剪园林里树木的分枝和杂草,并及时处理园林里产生的垃圾。否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及装饰价值。园林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与园林的整洁密切相关。
        2、花卉养护。在园林工程中,花卉的养护和管理也是较为重要的,花卉可以有效改善园林的装饰,一些枯萎的花朵应及时处理并清除。对花卉进行灌溉施肥,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给花卉和植物施肥时要求是不同的。根据气候条件差异,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一些较大体积的花卉,要搭架并保证通风。各项工作做到位,会有效减少病虫危害。
        3、修剪养护。近年来,灌木丛已在我国的园林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取代了传统的大型地表植物。并且由于在视觉上它外表美观,观赏性极强,因此,对灌木丛的修剪是极为重要的。要以观花类为主要来进行修剪,根据花的种类和观赏目的,使用不同的修剪方法。早春盛开的茉莉花、康乃馨等其他花朵在树枝上开芽。在开花后,茂密、重叠的树枝,有危害的树枝、病虫都要彻底割除。

还要适当地保留新芽的幼苗和压缩的树枝,到了明年会开更多的花。观赏的一些灌木,如红瑞木等,嫩枝是最亮的部分,要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必须要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赏效果、季节和环境的要求使用合适的修剪方法。
        4、土壤养护。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分。只有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才能为植物提供科学养护,而施肥是养护土壤最常见的方法。施肥是促进植物生长,使植物变得更加茁壮。根据植物当前的具体情况,选择被植物所缺少的元素,施不同的肥料。目前,我国的施肥方法主要是配方施肥和有机施肥。园林管理人员要检查土壤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施肥过程中,根据土壤的情况来施肥,并在施肥过程中检查土壤施肥量是否过多,是否会导致植物无法吸收营养。施肥量的不准确,会导致预期的施肥效果变差。过量的肥料会严重损害植物的根部,使植物失活。
        5、施肥与中耕养护。植物播种后要定期进行排水,否则在雨天,土壤容易积水。为了达到科学合理的灌溉目标,管理人员在进行供水项目前,应仔细了解植物的生长。给植物浇水时,容易受地形低洼的影响,导致积水问题的出现。由于,植物长期在水中生长,会逐渐腐烂,植物生长相对缓慢。施肥合理的话,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通常可以每15d进行一次施肥。其次,中耕可以使土壤的表层变得更加疏松,从而减少植物的生长压力,同时,还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便于植物更好地吸收水分和氧气。中耕的深度和大小都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要求来决定。
        6、预防病虫害对植物的破坏。由于病虫害拥有季节性,管理人员应持续监测植物的生长,尽早发现病虫害并提前加以预防。一旦确定植物中存在病虫害,园林植物将立即进行处理,阻止病虫害感染和植物传播,以防许多植物受到感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病虫造成严重的损害。合理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病虫害,使植物健康成长。
        四、加强园林工程植物养护管理措施
        1、提升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只有提升管理人员园林技术,才能在园林养护的过程中更好的针对园林景观进行优化和有效管理,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园林养护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不仅要求从业人员能对园林土壤管理,也包括对绿色植物的修剪管理,以及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和排水灌溉等。
        2、建立因地制宜的园林绿化建设配置理念。在建设城市绿色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征,环境因素以及人文风俗等具体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应当结合本地的气候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绿色园林,这样才能使城市园林更加凸显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达到绿色园林效果。
        3、建立规范的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制度。有了相关制度才能更好的实施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考核机制。利用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的方式进行严格监督,加强从业人员以及相关责任单位的法治理念,确保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工作的相关措施能落到实处。
        结束语
        由于园林工程设计有各种风格,其中植物种类繁复,因此需要加大对园林施工和植物养护技术资金和精力的投入。合理规划苗木种植方案,以苗木提供科学的养护手段,加强对园林绿化的管理。提高城市绿化度,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优化园林工程技术和园林绿化手段,推动我国园林工程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思文.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J].现代园艺,2019(28):421-422.
        [2]王金勇.园林工程植物科学化养护管理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20(11):156-158.
        [3]刘旭阳.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J].建材发展导向,2018(29):177-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