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智权明
[导读] 摘要:园林绿化作为工程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城市文明建设水平,起到文化象征作用。
        河北建设集团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园林绿化作为工程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城市文明建设水平,起到文化象征作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后期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容易被忽视,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基于此,分析了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常见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旨在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大众对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要求协同提升,在享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还要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和管理产生了新的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基于园林绿化的细化性、复杂性、经常性与长周期等特点,负责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展开针对性的策略研究工作。
        1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1对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绿化项目建设仅仅停留在绿植栽培上,长期缺乏施工管理,导致植被树型杂乱、野草丛生、病虫害情况严重,人为破坏情况也没有得到遏制,绿植成活率不高,持续消耗园林绿化成本,影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体现。
        1.2种植合理性问题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植被选择尤为关键,需结合区域气候、土质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合理设计植被方案。如果植被选择不符合城市园林绿化需求,会给后期养护工作带来困扰,如气候环境和土壤性质对植被的生长情况有直接影响。选择符合实际环境、气候特点的植被,不仅能够给后期养护工作减轻压力,更能够体现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实际价值。
        1.3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团队专业技术问题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应用过程比较复杂,且对技术操作的要求较高,因此从事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充分掌握园林植被特性,并结合城市地理环境、园艺修剪、病虫害防护等特点[1],以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技术操作水平为基础开展养护工作,但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人员还停留在体力劳动阶段,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实效性受到消极影响。
        2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措施
        2.1完善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制度
        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保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关于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对制度落实情况以及人员管理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建设单位应该设置科学的施工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制度,制定严格的奖惩机制,形成规范化管理体制。
        2.2提高市民绿化养护意识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不仅是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广大市民应尽的义务,市民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全民参与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可以通过法制教育、日常宣传等形式,引导市民逐步提高守法意识,自觉参与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例如,可以在社区设立环保标牌和标语;举办“绿色观光”“生态种植”等活动,使市民真正参与到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实践中,推动其全面建立生态环保意识。
        2.3规范落实施工管理资金
        管理资金的落实和保障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提供了基础助力,其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强化了资金规范管理,保证了资金利用率。园林绿化养护资金具体包括苗木费用、农药化肥费用、园林器械费用、劳保用品费用等项目,要提前做好资金预算管理,保证专款专用[2]。此外,关注审批环节,完善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手续,做到专人采购以及出入仓登记。

最后,施工管理费用核算工作要保持独立性,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针对当今城市园林这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及相关人员要予以重视。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首先,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加强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还要完善相关制度条例,健全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提供保障。
        2.4依照植被生产特性,加强绿化施工管理
        2.4.1林木施工管理
        林木植被需要光合作用才能生长,这个过程中植被叶片作为参与光合作用的主体。在园林植被修剪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修剪技术,避免出现过度修剪情况,否则不仅会造成林木损坏,还容易造成病菌入侵。修剪造型需要技术操作者综合考量之后进行设计,并结合植被生长特点考虑生态效益,最终协同体现生态效益和审美价值;改良通风透光环境也是园林植被修剪工作的重要作用。依据苗木生长和休眠特点,一般可分成夏季和冬季修剪两个时期,分别在4—10月和10月至次年4月期间实施[3]。
        2.4.2施肥管理
        施肥是改善土层结构和特性的关键方法,对植被的养分提供有很大价值,同时合理施肥还可以提高土层透气性和保水率,为植被生长提供客观环境。林木根须的最佳生长时期是初春或秋末,这一时期是磷肥应用的好时机;抽枝发叶阶段,植被由于细胞分解和根系生长需求需要施氮肥。
        2.5构建专业性高的管理团队
        城市园林的施工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倘若让非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可能会造成管理脱节,问题频出,既消耗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又没有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得不偿失,由此可见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重要性。相关企业单位需要重点关注这方面内容,企业是招收管理人员的直接单位,其对于人员的管理措施、招收条件直接决定了管理人员的专业性问题。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实施:第一,招收方面。企业在招聘这方面的管理人员时要做到严格、规范,按照管理工作的要求、标准去选择是否任用,从源头做好工作;第二,加强培训,设置考核。企业内部应不定期进行培训工作,对就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设置相应的考核机制,以促使员工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4]。当然,作为此方面的管理人员要借此良机,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城市园林维护工作做出贡献。
        2.2完善相关制度条例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在城市美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为居民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但如今此方面的管理工作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文章将围绕这一点展开描述。第一,规范相关企业。园林的建设大多是由当地的企业实施完成的,企业负责与否、制度全面与否、体系完整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建设质量和维护工作,因此,政府首先要对此方面企业进行整治,对其相关制度进行明确、完善,健全管理体系;第二,完善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的依据,是约束条件,对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制度,弥补此方面的不足;第三,完善监督制度。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监督制度的约束,可能无法有效落实多项监督政策,致使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基于此,政府要完善这一制度,同时,承担起监督职责,为管理工作保驾护航。通过完善这三个方面的制度,健全此方面管理的体系,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依,高效进行。
        3结束语
        研究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对策,旨在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针对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尝试立足这些问题,分析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突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伟,张慧琴.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5):159-160,162-163.
        [2]宁维晶,刘海金.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究[J].北京农业,2015,20(3):1130-1131,1133-1134.
        [3]袁纪富,王富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J].吉林农业,2015,11(12):120-122,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