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8
摘要:对于深基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展开而言,合理地进行勘察点的选择是其在展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其落实也是实现当前工程项目勘察工程持续稳定展开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出发,来分析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要点,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能够在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发挥。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勘察
引言:
近年来,城市中可利用空间逐渐减少,为更加充分地利用空间,城市建筑工程开始朝着更高、更深的方面发展演变,对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一来,需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地质勘察工作进行有效强化,方可保障深基坑支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1、岩土勘察工作基本要求
在岩土勘察工作之前,需要先明确工程的开挖范围和深度。通常而言,坑外勘察点的设置范围大约为开挖边界的2倍;针对那些复杂性较高的勘察点,其间距通常设置为10~15m,而复杂性较低的勘察点间距设置为15~30m,至于一些相对简单的勘察点的间距可设置成30~50m;在实行勘察工作时,其深度不得低于开挖深度的2倍,如果地下空间下方存在软弱土层或者承压含水层,则设置的勘察孔必须穿透此类土层。实行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在于清楚明了地掌握地下空间及其附近的岩土状况、物理力学特征等要素,从而给地下空间支护设计工作提供有力参考。对地下空间实行全面勘察以及采集并记录相关勘察数据,能够更好地了解地下空间开挖的具体范围与附近地下水类别、储存程度、水位情况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此外,还需要调查并分析地下含水层的渗透情况和半径等信息,从而能够在地下空间开挖工作中不会因地下水问题导致地下空间支护结构与附近建筑受到不良影响。最后,根据有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理对策,对施工难点和安全隐患因素予以突破。
2、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要点
2.1编制勘察纲要
在实际工作中,此环节大多容易被人忽视,所以,施工方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勘察纲要编制体系。勘察纲要对于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勘察纲要的编制之前,需要对地下空间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并参照相关资料来最终确定勘察方案,要确保勘察纲要符合有关规范,以此保障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勘察深度
对于深基坑工程的岩土勘察工作而言,对勘察深度的明确,是其在展开过程中所需要面对与完成的首要任务,基于对勘察深度的了解,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明确当前工程项目的最佳勘察任务量,从而为勘察工作的后续展开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工程的勘察深度往往与深基坑结构的深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通常设置为深基坑结构深度的两倍以上,从而使其能够为后续的操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确认勘察深度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考虑深基坑结构的深度,还要将当前施工项目周边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进行分析,以确认周边环境对施工项目所带来的影响。而施工人员也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勘察深度的调整,适当地增加或是缩减深度。
2.3施工条件
通过对岩土施工条件的明确与分析,对于有效推动深基坑工程后续施工操作的稳定展开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参考,使施工人员了解当前施工区域内部岩土的不良性质以及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防止其阻碍后续施工项目建设的展开[1]。并且在进行岩土施工条件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将其所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情况,详细且周全的考虑在内,使其效用的发挥能够得到进一步加深。
例如,某深基坑工程项目在进行岩土施工条件分析的过程,便在对当前施工区域的地质剖面以及水文条件进行了详细勘察的同时,也对其所涉及到的物理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将岩土环境中的各个特性考虑在内,配合内力变形计算的展开,明确岩土施工条件对深基坑施工建设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与应用,以避免其影响到后续基坑的开挖与施工处理。
2.4周边环境
对周边环境加以分析的主要目的为选取正确、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方案,更好地确定维护结构的位移范围,并确定深基坑的稳定性安全范围标准。在进行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是其在展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周边环境所出现的变化以及其自身所具备的地质特点也同样会对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展开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周边环境的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深度的确认,还能够使施工人员根据其特点,来做好对深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调控,明确支护工程的强度要求[2]。而在进行周边环境分析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层分布以及地层结构分析所具有的延伸性特点,结合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对周边环境的岩石风化情况以及抗软化能力进行确认,并能够以此为基础来对基坑工程周边的岩土状况进行预判,保障深基坑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同时,周边环境分析的展开,也可以防止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结构被外来水体入侵,从而令深基坑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2.5地下水
由于在深基坑后续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前工程区域进行地下水位的控制,这就使得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基于对地下水相关特性以及机制的勘察与明确,对其在施工区域及周边的分布情况进行明确,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处理方案的设计。而这也使得对地下水情况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要在了解地下水具体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相关内容的分析,对当前承压水的具体分布表现进行明确,从而使其能够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操作的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地进行应对[3]。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往往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特点,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情况处在一个不断进行动态变换的状态下。针对这一情况,应在进行地下室勘察的过程中,对地下水在丰水期以及其他特殊时期的表现与变换进行明确,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控,保障后续施工的稳定性。
2.6评价地下空间边坡的稳定性
此环节的目的为尽可能地保障地下空间边坡在施工作业时不会发生滑坡或是塌方等问题。地下空间边坡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这是由地下空间的土体质量以及摩擦力决定,若是土体颗粒间摩擦力相较于边坡处的土重力更大,则不容易出现滑坡事件[4]。一般情况下,当处于恶劣的极端天气时,出现边坡滑坡或者塌方的概率相较平时便会大很多。若是跨季节进行地下空间施工,当地下空间开挖之后碰到低温、降水等情况,其岩石层强度也会大幅度下降。此外,暴雨天气时地下空间边坡整体的抗剪强度都会严重下降,若此时边坡受到强大外力作用的影响,便可能引起滑坡或塌方等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对于保障深基坑工程项目的质量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性作用。为此,就要通过对勘察深度、施工条件、周边环境、地下水等要点内容的把握,结合相应的施工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施工项目的展开,从而保障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袁如阳.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04):86-87+99.
[2]张荣才.岩土工程中复杂场地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214-215+218.
[3]马维.岩土工程勘察中矿井深基坑检测技术改进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4):219+222.
[4]周旋.矿山岩土工程及深基坑勘察的要点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4):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