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魏宏坤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魏宏坤
[导读] 研究发现,虽然通过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很好地满足农田生产用水等的基本需要,可以有效应对干旱、洪涝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在各个层面呈现出来,尤其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更加需要从生态环境的层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审视和把握。

山东省莘县水利局    魏宏坤     252400

摘要:研究发现,虽然通过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很好地满足农田生产用水等的基本需要可以有效应对干旱、洪涝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在各个层面呈现出来,尤其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更加需要从生态环境的层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审视和把握。
关键词:新形势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引言:近十年来,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数量每年都保持在了5%以上,实际的改建、扩建小型水利工程也在不断增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增多,导致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在各个层面凸显出来,对土地利用、水资源调配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也鲜明体现出来。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来之际,在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更应当站到生态环境影响的层面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把握,这样才能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加更加全面协调的发展。
        1.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因分析
        中国,是一个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各地的水资源分布存在着巨大差异,季风性气候更是增加了水资源的紧缺现象,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原因所在.为了更好的降低水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等的支持性投入不断增多,这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从我国耕地类型上看,一般可以分成为三种,分别是水源有保证的灌溉水田(主要种植水生作物)、只能依靠自然降雨的望天田和有水源保证的水浇地(主要种植旱生作物),怎样对不同类型的耕地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健康发展。而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能否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及破解固有的灌溉用水问题则成为了关键之所在。通过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耕地灌溉用水及人畜饮用水等基本需要,当前在农村地区大量存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主要有田间灌排工程、蓄水池等,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影响。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2.1能够很好满足农作物生长用水需要
        在乡村振兴等战略推动下,各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的投入持续增多,实际投入到使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每年都保持在了5%以上,对于缓解干旱、半干旱等缺水地区农业生产需要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也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产高产需要。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土壤、光照及水分都是基本的条件。通过大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在满足灌溉用水的基础上,与光照及土壤等形成更好的搭配,从而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最为理想的支撑,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2.2对于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形成一定的水资源环境,对当地气候起到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大量建成,可以显著增加空气的湿度,显著提升附近农作物的成活率,这对于植被覆盖率的逐步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而且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还可以及时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浇水,通过合理频度的水资源输送,能够让水源更好的活起来,对于水体的净化循环也有很大帮助。



        2.3对农业经济的保障作用
        依托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满足不同季节及生长时段的用水需要,这样能够让农作物保持最好的生长态势,对于增加农作物实际产出有重要影响,更是保障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需要,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可以让农作物产出更多,从而让农民群众获益更大。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1对土地造成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会占用太多的土地,实际形成的水域面积也较为有限,但是,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增多,会导致占用的农田、草地等不断增多,必然会对土地总体面积构成影响,不利于自然环境尤其是水体与土体两者之间的生态平衡。
        3.2对水域造成的影响
        在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进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砂石尘土等,对于这些垃圾废弃物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如果不能科学合理的处置,而是直接就近排入到沟渠等当中,就会严重对水体构成污染甚至会影响大气、土壤等,随着垃圾废弃物的增多,河湖正常的水体流动也会受到影响,这些废弃物还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会对水体当中的生物构成致命性的影响。
        3.3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随着大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比例大量修建水库,会对以往的水流、水温等构成直接影响,水体也由流动变为静止,这样水体对氧的溶解量会显著降低,对于河流的自我净化以及生态恢复都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这是很多地方出现死水、死湖等的重要原因。
        4.新形势下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
        4.1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调查,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专家学者从水体、土壤、气候等方面进行全面把握,分析其产生的有利及不良影响,针对不利因素针对性的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切实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对于生态环境破坏或者污染行为,要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对各种可能的危害性行为要及时进行弥补。
        4.2做到科学合理规划
        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一方面突出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另一方面,要从生态环境层面对施工进行进行动态性把握,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掌握。同时,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动态性监管,严禁各种危害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出现,对于相关的违规违法行为,要依法依纪进行处理。在进行监督当中,注重应用好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系统等,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产生的积极及负面影响,同时立足于新的发展形势,对怎样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进行更好的协调进行了探索,这对于加快新时期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汪秀杰.论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11-211.
[2]杨玲玲.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3]马琢琪,马云飞.发挥农业水利工程正向影响作用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J].吉林农业,2017,(20):6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