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分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讨 高鹏军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高鹏军
[导读] 林业资源直观的反应形式在于树木种类的多样化以及树木数量的多少。

身份证号码: 2327221986072****1  高鹏军

摘要:林业资源直观的反应形式在于树木种类的多样化以及树木数量的多少。通过合理利用林业资源,能够为工人提供较好就业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本文就林业资源以及林业造林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林业资源;林业造林
        1.我国当前林业资源的基本状况
        我国当今的林业资源利用多体现于经济与资源转换方面。据统计,我国的松香出口居世界首位,且木质家具的出口数量与数额同样位居世界首位。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解决了大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不仅如此,我国的林业资源还存在其他优势。首先,林业资源潜力巨大。我国每年增加的新植被面积与开发利用面积基本持平甚至多于消耗部分,可以说林业资源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其次,我国的竹林资源约占世界总竹林资源比例的30%,因此由竹子衍生的产品销售量同样位居世界第一,这不仅说明了我国的树种种类齐全,更说明了我国林业资源总量的庞大。
        但我国目前的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尽管新增植被量比每年的消耗量多,但新生植被生长到开发利用环节所需要的时间漫长。所以,尽管我国的林业资源潜力巨大,但不能过度开发,资源的成形速率限制了我国林业副产品的发展进度及竞争强度。并且,我国人造板制造业的制造水平不高,导致产品质量较低,资源利用率较低,所以利润也相对较少,投资人群相应减少,从而形成人造板产业的恶性循环。
        2.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技术对策
        首先,植苗培育方面。我国对于植苗培育方面,常采用的方法是封山育林法。传统的封山育林法过于依靠树自身的生长,再生时间过于漫长。为此可采用植苗更新培育的方法,即用已经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树苗进行栽种培育,加上人工的合理养护,使得树苗的成长周期减短,提升林业资源的再生利用速率。
其次,为造林地提供适宜的场地。林业资源的利用不仅是有关经济方面的利用,还可以通过林业造林的方式。改善生态系统,提高空气质量。对于林业造林方面,首先是清理栽培区域,可使用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化学药剂清理3种方法。割除清理指的是人工清理,由人工完成对灌木丛、杂草等进行清理工作火烧清理指的是通过火烧的方式清理化学药剂则是通过化学药剂杀死灌木丛以及杂草之类的植物达到清理目的。
        在完成造林地的清理工作后,将对造林地进行整地,改善土壤环境。整地的方式大致分为:全部整地和局部整地2种。全部整地即采用机器翻垦的方式,改善土壤环境但是全部整地的方式过于依赖地形的限制往往针对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通过翻垦改善土壤环境,但在整地之前,将区域分成条状或者块状,以便更快更好地完成整地工作。
最后是针对于林业资源产生的经济产品进行技术革新。在传统的木制家具领域,木制家具的制作原材料是木芯部分,一般会丢弃边角料,或是进行再加工,但是再加工的原料成本依旧居高不下。由于近代技术的革新,人造木板的出现极大地减少了木制家具的材料成本,然而,我国的人造木板制造技术水平较低,制造所用设备相比较于世界先进企业具有较大差距。所以需要对人造木板的制造设备进行研究,提高制造水平、减少成本,提升我国的林业资源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
        3.原州区林业造林方法分析
        原州区在林业造林方法优化与丰富方面强调多元技术体系并重,其中主要以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为首,同时加入多种创新造林方法,下文将主要围绕这一点展开分析。
        3.1人工造林方法分析
       原州区的森林培育主打人工造林,全区拥有75%的人工林面积,它就才用到了植苗造林与直播造林两大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造林方法。在造林树种过程中,主要围绕针叶树种展开造林,其中就包括了云杉、油松、落叶松、侧柏以及刺柏等等,另外还选用了大量的阔叶林树种,例如槐树、榆树、柳树、椿树等等。最后是灌木树种,像山桃、沙棘、柠条都是当地主要的人工造林树种。
在人工造林方法选择上,当地选择了分植造林方法,主要将树木树干与树枝等营养器官作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材料,这种造林方法是非常直接的造林方法,而且可大幅度缩短育苗期40%左右,节省大量的造林资金成本投入。


再者,分植造林方法所采用技术简单,且能够提高人工造林树苗成活率达到20%以上,对树苗的快速生长促进作用大。在造林方法上,当地非常重视母树分植材料,主要利用松树和柳树树种作为母树分植材料。
        3.2封山育林方法分析
        原州区在封山育林方法选择上主要围绕两种展开,第一是全封,彻底封闭林区进行封闭式生产;第二是半封,每到每年秋季就开始风扇并确保树木在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展开造林活动.在封山育林过程中主要采用到了插种造林方法,实施种子直播,减少育苗环节,同时扩大林业造林面积,整体来讲造林完成度极高。在插种造林过程中,当地确保了土地土壤充足,在相对降水较少的秋季进行人工滴灌、喷灌,确保插种造林技术顺利实施推进。
        3.3混交林造林方法分析
        除上述两种造林方法外,原州区还采用了混交林造林技术方法,其核心技术为播种造林,对林区种子进行直播播种,一般采用树木枝干进行直播配合插播,并配合机械播种提高效率,可保证在短时间内就完成播种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树木生长空间,原州区还结合树木种类与树木生长状态决定插播距离,一般当地的插播距离为1.1~1.2m左右,且插播过程中对土壤环境的要求颇高。另外,如果秋季自然降水量无法满足树木生长需求,当地还会对混交林实施人工灌溉。
        再一点就是植苗造林法,原州区选择了条播与散播两种播种技术方式,首先将种子均匀撒播在人工造林区域,然后翻垦土壤,撒播种子并取消了播种后覆土这一环节,确保种子在裸露环境下发芽生长。而当地还会采用机械撒播技术,对土壤进行全面翻垦,整体来看撒播播种成功率更高,效率也更高,切实保证了当地林地造林质量。
        4.现代化造林措施
        4.1播种造林法
        随着我国造林产业的不断发展,播种造林法作为最传统、直接简便的造林方法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播种造林法在使用时要求较多,首先当地环境需较少受自然灾害波及,并对树木生长环境和水源要求较高。在进行造林工作时,人员稀少僻静的地区更适合栽种,可大大减少人类活动对树木的危害。另外准备工作的完善尤为重要,例如浸水催芽和对种子进行消毒等工作,同时对树木进行持续保护,有效提高树木的存活率。
        4.2新幼苗栽种法
        新幼苗栽种法即运用崭新的、完整的树苗进行种植,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容易适用于各类环境,运用要求少,即使在环境差的地区也可以提高树苗适应能力,大大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因其具有适应能力强、栽种存活率高、树苗生长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造林环境和树木品种均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新幼苗栽种法,以避免相应问题的出现。
        4.3分生造林法
        在进行分生造林法时,栽种的是提前挑选的树枝树根。种植操作要求简单、树木生长迅速、投入成本低等特点使分生造林法广泛应用,尤其是可以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例如杨树、柳树都可以运用该方法进行栽种。在运用时,该方法对于栽种环境的要求较高,只有在土壤养料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展现其特点。在进行分生造林时,提前规划必不可少,最佳栽种季节为春夏两季。
        4.4插条造林法
        插条造林法主要是在合适时间利用适宜的树枝完成种植。一般选择春季树木发芽之前、土壤已经化冻之后或是秋季土壤冰冻之前、树叶掉落之后进行造林。在运用此类造林法时,树枝的选择尤为重要,已有1~2a树龄的树枝为最佳,在进行栽种时,应注意留一段插穗长度,并确保留有一段几厘米的树枝在土壤中,避免全部插入底下。
        5.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林业产业的建设也在持续进行,就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来看,林区资源短缺是主要问题之一,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提高林区经济效益,就必须在造林工作实施中,重视造林方法的挑选,选择与当地环境相适应、更有利于当地林业发展的造林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