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演进过程与扶贫取向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 1朱守峰 2王建
[导读] 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推动了水利工程建筑的事业的改革。

东海县水务局  1朱守峰  2王建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推动了水利工程建筑的事业的改革。在这一形势之下,水库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迫使水库移民群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向前增长,从而导致在移民问题上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水库移民面临的贫困问题首当其冲,为此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推动移民脱贫致富。基于此本文就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演进过程进行相应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水库移民整体实现脱贫致富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演进过程
        引言:为了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少地方开展的水库建设项目致使不少的人民群众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家园,寻找下一个安身的场所。这些移民由于向外进行搬迁,导致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用来谋生的基础遭到严重的破坏,无疑增加了水库移民的生计负担。从实际来看,凭借移民自身的力量,在新的环境当中恢复到原有的生活水准可能性很小,这就需要借助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出台相应的政策帮助水库移民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本文基于多年来政府在水库移民脱贫方面做出的措施进行相应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思路。
        一、水库移民后期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的原因
        水库移民后期的工作当中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主要是因为库区移民的数量庞大、且在进行新环境搬迁的过程中经济损失严重,自身不具备相应的恢复能力,且自我恢复的进程缓慢,就需要外界施以援助之手,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从而帮助移民到达新的环境之后逐渐站稳脚步,并走上致富道路。从政策指定的过程以及发展的进程分析,政策制定实施的历史背景和环境相对复杂,其中牵扯的原因值得深究。(图为某地区的水库移民后期建设工程)

        (一)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带来的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一系列的水电站和大型的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的开启,导致水库移民群体的数量逐年增多。但是当前我国在处理水库移民方面的经验不足,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移民安置措施,再加上给移民的补偿资金的标准较低,补偿范围较小等问题,导致水库移民在完成搬迁事项之后,逐渐暴露出生产恢复慢、收入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开发式扶贫模式的影响深远
        从建国以来,我国就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在反贫大道路上我国经历了七十年的奋斗史,其中1986年到1993年采用的开发扶贫模式在我国扶贫道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扶贫理念上来看,开发式的扶贫理念的出现取代了原有的救济式扶贫思想,它主张采用社会制度进行保障兜底的方式,在社会的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寻找破解贫困的方法,并且打破原有的单向性资源的输出方式,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这一扶贫方式的应用不但解决了区域间贫困的深层次问题,还为水库移民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
        (三)规章制度的衔接要求
        就水库移民问题当前施行的制度来讲,仍然存在着制度同法规之间连接不顺畅的问题。我国出台的有关水利方面的相关法规与上位法之间存在着层次的问题,需要考虑其和上位法之间是否能够在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演进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意识到水库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导致的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当前推进水库移民后期工作开展迫在眉睫,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在水库移民问题上形成了前期进行补偿、后期选择扶持二者结合的方针政策,水库移民后器扶持的相应的政策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当中。但是回顾政策的出台的历史可以看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历经漫长的发展史,从1981年我国设立水库维护基金到现在政策上面经历了起步、确立、发展和完善四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政策的界定模糊且受众范围小
        为了解决水电站防护资金的筹措问题和水库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财政部和电力工业部门联合在1981年出台了水库库区维护基金的通知。通知决定从1981年1月1日其正式设立库区维护基金,并按照每度电1厘前计算。但是基金的适用范围较窄,仅仅适用于支付水电站后期的库区防护工作、库区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以及安置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尽管这一项制度的出台看起来十分的粗略,并没有细化基金得使用额度的具体标准,也没有提到相关的监管工作。但是这项政策的面世意味着水库移民后期的生产生活困难的现状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从而国家会在后续出台相应的专项举措才改善这一情况。
        (二)确立阶段,政策的边界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资金进行整合
         1986年国务院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将水库移民的安置工作和库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既要解决库区移民面临的日常温饱问题,也要同时推动库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的发展,确保水库移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工业发展带来的机会,另外报告还指出要适度的对水库移民和安置区采取倾斜照顾政策。1986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库区建设基金的标准通知当中将水电站库区的基金由原有的每度电1厘钱增长到每度电4厘钱,从以往的标准提高了四倍。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的政策相比于过去的模糊不明显,从只是单纯的进行生产生活补助进展到产业扶持、创业扶持层面。且政策面向的对象也变成了全体的水库移民,并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共同责任的分工体系,有利于动员地区及时的解决水库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一时期的政策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从政策本身来看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地方政府没有积极的进行相应,执行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发展阶段,立法得到确认并有配套实施
        1991年开始实行的国务院74号令当中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对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政策,并且将开发性移民作为核心的方针,把后期扶持工作作为水库移民搬迁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出台的库区建设基金规定当中,确定了对于库区移民人均后期扶持的资金为每人每年250到400年,各省可以自行的制定水库基金的标准,但是最高不能超过5厘钱.尽管这个措施相对于1980年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首先是1996年出台的基金提取和监管措施并不适用于这项规定;第二点就是这项政策尽管考虑到基金在征缴的后期难度较大,但是由于补充政策还没有出现,造成部分地方水库移民不在政策的扶持范围之内。
        国务院在2002年颁布的政策当中对于后期的扶持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强调用于移民的扶持资金只能够用来解决移民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备进而生产当中,不可以直接的发给个人手中,并且详细的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保证基金扶持项目到村到户。在这一时期国家对于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体系已经出现了基本的雏形。
        (四)完善阶段,多元扶持和综合发展
        2006年之后我国对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开展,已经进入了完善阶段,17号文件的出台完善了相关政策的思想、原则、扶持的期限等内容。471号令增加了后期扶持这一项,规定了相关的部门必须制定关于水库移民后期的扶持技术,并且对于后期扶持的具体范围、措施和目标进行了相应的明确,加大了项目的扶持力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库移民问题的后期扶持政策在时间的推移下得到了完善水库移民社区正在蓬勃发展当中。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为水库移民恢复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但是当前的政策发展已经很难满足移民的各种利益诉求,再加上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的不足就会衍生全新的政策问题。这就需要国家在日后在精准扶贫方针的带领下,逐步的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各项政策,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孙良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演进过程与扶贫取向[J].求索,2019(03):97-103.
[2]孙良顺.水库移民社区发展中的精准扶贫:从形式合理性到实质合理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03):76-80+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