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郭小兰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也在不断进步,生态文明已经逐渐影响到人类生产和生活,城市的环境已经成为了重要目标。

身份证号码:4310231989072****3    郭小兰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也在不断进步,生态文明已经逐渐影响到人类生产和生活,城市的环境已经成为了重要目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在很多方面还在消耗资源与环境成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与美好生活和谐融合。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探讨了当前生态文明在推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意义,及生态园林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和具体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风景园林设计
        引言:生态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是针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调整,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具人与自然和谐性,更符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园林绿化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同时也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根本体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而对园林绿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为整个园林绿化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该行业发展时,应根据生态学原理,做好植物的分配工作,利用不同植物间的特性,做好生态园林之间的有效分配,以此提升现代生态园林的设计水准。
        1.生态文明视角下设计风景园林的意义
        1.1减缓资源消耗降低建设成本
        要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园林建设中,许多建筑材料对能源的依赖较强,而生态文明视角下建筑材料将逐渐向着可回收重复利用的材料转变。当前有很多复合材料是利用木质纤维和秸秆等材料加工而成,制作成建筑模板,这些新型材料的利用,减少了建筑对能源和生态资源的依赖,降低了对生态资源的破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中的融合。此外,在风景园林建设中融入立体绿化的理念,利用建筑的墙壁和坡道等,采用攀爬植物的种植,实现建筑的生态效果。同时,注重生态循环系统的实现,对园林产生的废水要展开集中搜集和处理,净化和循环使用,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和浪费,降低园林建设的成本。
        1.2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遗迹是乡村风景设计中的重要财富,可以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带来大量的历史文化素材,也使得乡村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历史文化具有着一定的传承意义,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进行历史元素的融入工作,也就在设计中提升了当地居民的认同感,也增强了当地居民对于乡村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耕文化就是乡村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当下的艺术元素等对于其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和还原的工作,可以使得乡村园林建设工作起到更好的作用,对历史进行传承。
        2.生态文明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2.1乡土特色和生态效益原则
        为了强化生态园林设计效果,在植物选择上,应以乡土树种和草种为基础,适当引进一些其他种类的植物,决不能过分执行“拿来主义”原则,强化园林生态系统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特点。也要做好植物搭配工作,真正做到错落有致,展示整体园林的层次性。站在生态效益角度来说,还要呈现出生产功能和恢复功能,依托植物的光合作用,发挥防风、降尘及净化空气等作用。对观赏价值的展示,重点同样在于植物配置方面,无论在任何季节中,都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凸显植物的色彩美、风韵美等特点。由上述内容可知,对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景观效果展示应满足相关要求。
        2.2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时进行乡村景观建设的初衷,在全程规划和建设中要秉承着这一发展的理念和原则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


因为在长期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对于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乡村中虽然受到工业等方面污染较小,但是也不乏一些乡镇企业、小作坊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乡村景观的建设工作需要进行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工作,使得自然资源、历史遗迹、独特景观得到恢复和保护,减少持续性的破坏,促进环境的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乡村景观的建设工作是需要在当地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工作需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2.3低排放原则
        低排放是绿色低碳理念的精髓,同时,也是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设计工作必须要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才能满足当前的风景园林设计要求。低排放原则主要是指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减少风景园林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和设备,在设备的使用上要尽量的选择一些低能耗设备,而且要尽量的降低噪音的产生,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建设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挥发,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可以给人们创设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风景园林环境。
        3.生态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
        3.1风景园林景观场地的应用
        生态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不同于传统城市规划,生态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要最大限度保持园林场地自身独特的风格和场地地形面貌,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改变和破坏建设场地。在不改变原有自然景观特点的前提下,设计更具生态化的风景园林景观,突出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原本特色的同时,达到人文层次的风景园林设计目标。另外,风景园林景观场地的前期观察和调研也必不可少,只有详细了解园林景观场地周边环境和条件后,才能采取少的干预手段,最大程度实现生态景观设计效果,达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相处,减少人为干预因素的影响。
        3.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要结合园林所在地区气候和环境的特点,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开阔区域,可以利用太阳能电磁板对光能合理利用,通过光能发电用于园林的喷灌和灯光照明;在受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可以利用风车进行发电,不仅能打造园林独特的风景,还能够实现绿色能源的应用;在滨水位置的风景园林,可以将水系引入到园林中,形成贯通园林的溪流,形成水环境滋养的园林生态,利用本地的石材修建临建小路和亭台轩榭,利用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和花草形成错落有致的园林植被,利用适合本土生长的攀爬藤蔓,形成园林景观的立体绿化。
        3.3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
        在风景园林中,有大量的植物,这些植物也是风景园林重要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城市风景园林植物搭配工作非常的考究,如果搭配工作不合理,会直接的影响到风景园林的建设效果,在绿色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植物搭配工作要注意以下要点:第一,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尽量的选择当地的植物,一些植物的生长对环境因素要求的非常苛刻,如果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环境存在冲突,很容易造成植物的大量死亡。选择当地的植物,可以有效的排除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而且本地的植物对土壤环境可以更快的适应,有效的提升植物的成活率,满足了风景园林经济性的设计原则,还可以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第二,要选择一些功能型的植物,除了要发挥出植物的美观性之外,还要利用植物来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发挥植物调节环境的功能;第三,植物的配置要尽量的遵循多样性的原则。单一的植物类型会降低风景园林的美观性,在植物的搭配上,要尽量的体现出层次感。
        结束语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追求更为舒适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的目标,使得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建设园林景观,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因此,不仅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理念渗透到园林建设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实现园林景观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罗伯特?瑞恩.风景园林与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流域水资源规划中的重要作用[J].风景园林,2019,26(09):101-108.
[2]泮灵童,洪莹.乡村景观及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76.
[3]张政美,吴霞,胡青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概述[J].农家参谋,2019(0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