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探究 王小英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王小英
[导读] 沥青路面因其平整度好,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易维护而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陕西铜川公路管理局 王小英   727031

摘要:沥青路面因其平整度好,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易维护而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沥青路面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公路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和总体服务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路面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已成为广大公路工程建设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
        1.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现状
        1.1施工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方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原材料上减少了很大的资金投入。一些施工管理人员用低价购买不合格的原材料,导致施工路面的质量安全不合格,人们的出行安全得不到保证。许多施工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不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企业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相关培训,导致管理措施不完善,对公路施工产生严重的影响。
        1.2沥青路面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车辆在不断增加,沥青路面的质量安全所导致的问题日益凸显.许多沥青路面没有达到质量安全标准,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问题,比如路面龟裂,塌陷等问题时常发生,这些问题修缮工作难度大,维护成本高,对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秩序存在许多危害。
        2.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2.1材料来源确定与进场控制。在公路路面施工中,材料准备是基础工作,在引进材料时,为保证材料的质量,应选择规模大、口碑良好材料供应厂商;对拟采用的沥青、粗细集料等主要源材料要进行质量抽检,从源头上来保障路面施工的质量,避免有不合格原材料混入其中,影响到路面的整体质量。只有经检验合格后的原材料,才能用于施工。
        2.2机械检验。在进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对拟采用的施工设备进行仔细检验保证设备能够在施工期间正常运行。要保证运输设备数量充足.对于所需要的洒油车、压路机等重型设备要进行全方位的检验,以保证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稳定的运行。要在施工前,保障各个部件准备齐全,提前对设备进行养护和调试,尽可能的消除设备的运作故障,从而保障工期,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质量。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合料拌和。根据生产配合比对上料过程进行监控,准确计量,使混合料的拌和达到均匀。同时,对原材料加热时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沥青材料需要在拌和前一天使用导热油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按照155~165℃范围控制,矿料的加热温度需要比沥青材料高出10~30℃,混合料出厂时,其温度应保持在145~165℃范围内。拌和时间一般为40s,干拌和湿拌时间分别为5s、35s。摊铺施工前提前进行拌和,待成品混合料数量达到400t以上后,方可开始摊铺。但要注意对混合料实施保温存储。
        3.2混合料运输。(1)混合料主要利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运输开始前,对车厢进行认真清理,使其保持平整与洁净,同时涂刷柴油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的混合液,避免混合料和车厢之间发生黏结。运输车需配备篷布,对行车时间予以严格控制,使混凝土到场后温度保持在145~165℃范围内。(3)在装料的过程中,运输车应前后小幅移动,以免产生离析,同时经常性检查混合料质量,若来料温度不满足要求,则不允许装车。(4)混合料运输车进入现场后,安排专人进行指挥卸料,并对料单进行验收,确认混合料的质量与温度是否满足要求.温度不满足要求、结团成块和花白料禁止在摊铺中使用,应视作废料及时处置。(5)运料车数量需要与混合料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度良好适应,在施工中,摊铺机的前方必须有足够运料车等待随时卸料。(6)在运料车卸料过程中,应防止运料车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并安排专人对运料车进行指挥,现场的运料车于摊铺机的前方30cm左右停车,并挂空挡,在摊铺机的顶推作用下不断前进。



        3.3摊铺。摊铺前安排专人清除下承层松土及杂物;摊铺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下面层厚度和高程;摊铺机连续摊铺,摊铺速度在2.5m/min左右;沥青混合料摊铺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幅摊铺,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的摊铺,不准任意快速摊铺后停机待料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在摊铺机后设2人消除离析现象,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摊铺机熨平板使用电加热,提前1h开始对熨平板进行预热,以不低于100℃为限。
        3.4混合料碾压。混合料碾压一般分成三个阶段,即初压、复压与终压,碾压时使用电子温度计进行温度检测,并根据温度检测结果安排专人对碾压施工过程进行指挥.混合料碾压需严格按照从边缘至中间顺序进行,碾压的长度应尽可能长。在振动碾压过程中,应先停止振动,再停机,先使压路机起步,再开启振动.相邻两条碾压带应保持轮宽1/3~1/2的重叠。压路机按照阶梯形匀速行驶,前后两段要错开50cm,尽可能延长第一次碾压的作业长度,其他每次逐渐递减。在碾压过程中,对洒水喷嘴进行适当调整,使洒水量适宜,避免发生粘轮。初压时,混凝土温度应保持在130~140℃范围内,且初压完成时,混合料温度不能低于110℃,一般由双钢轮压路机连续静压2遍,压路机行驶速度为1.5~2.0km/h;复压在初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完成复压时,混合料温度不能低于90℃,一般由钢轮压路机连续振压2~3遍,压路机行驶速度为2.5~3.5km/h;终压在复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完成终压时,混合料温度应达到70℃以上,一般由双钢轮压路机进行连续静压2遍,压路机行驶速度为2.5~3.5km/h,直至消除轮迹。
        3.5接头处理。起步接头:对每天起步处的接头进行预热软化,并在接头处涂洒乳化沥青,先进行横向碾压,后进行纵向碾压。完工接头:对完工处的接头混合料进行补齐,补齐后全面碾压,碾压合格后将1m范围内的摊铺层切割,清除切割后的废料。
        3.6交通管制。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施工段落前后及时设置标志标牌,封锁交通,禁止任何车辆设备通行。如须通行,则在温度下降到50℃以下时可开放交通。
        4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4.1加强对质量安全的监管。施工方不能由于赶进度等情况,忽略了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整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针对不同的方面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增加对质量检测仪器的资金投入,购买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检测仪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4.2加强对沥青路面的保养与养护。在沥青路面铺设完成,正式投入使用之后,施工方应该加强对沥青路面的监管,加强对沥青路面的保养与养护工作。施工方应该成立专门的养护小组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对出现的路面问题及时进行的修缮,对出现大面积损毁的路段进行有效的修补工作,有效避免重大交通事故的出现,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
        结束语
        综上,沥青面层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个系统的工程,由于各地区的施工管理手段、气候条件及原材料不同,使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加强质量控制,需要对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控制,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诚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策略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3):166,181.
[2]牟忠群.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具体运用[J].中华建设,2019(3):154-155.
[3]侯玉荣.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居业,2019(3):118-119.
[4]潘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9(4):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