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施工交通组织研究综述 钱军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钱军
[导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

身份证号码:3709021988121****6    钱军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引言】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道路基本建设的高速发展这是由于极大的发展了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为道路项目的施工供应了条件。同时国家与社会也越来越重视道路施工的质量。所以,要实施控制道路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城市道路通行更加顺畅、合理。道路施工中实施控制道路施工质量,不但施工质量能够合理的提高,还能提出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确保道路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具体措施
        1.道路施工区的形式和分类
      道路施工区分为全封闭施工和半封闭施工区两类,全封闭施工是指完全占用整条道路进行大规模集中施工的方式;半封闭施工是指施工时只占用部分车道进行作业,半封闭施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的不同又可分为占用道路一个方向全部车道施工和占用道路一个方向部分车道施工两种情况。占用道路一个方向全部道路施工时,是将道路施工区所在方向的车道进行全部封闭,施工区一侧车辆通过借用对向一条或多条车道实现半幅路双向通车的模式,这种情况下车辆的运行状况会非常的复杂,一般适用于道路交通量不大的路段并且需要通过交通管制的手段来实现。
      2. 道路施工区的道路特征
  只要是存在施工区域,就必然会影响到道路的正常通行能力,通行能力的降低就容易导致行车拥堵的情况,因此如果道路施工区域的上游位置来车较多,那么很容易就出现堵塞、通行缓慢的情况。所以在需要施工的区域上游和下游,都需要间隔一段距离就放置显眼的施工标志,提醒大家绕道行驶。同时上游路段的交叉路口也会设置施工标志,提醒大家尽可能不从施工路段通行,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拥堵情况[3]。
      3. 交通组成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1)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是由各种不同的行驶车辆构
      成的,我国道路上常见的车辆包括各类货车、各类客车、运营车辆、特殊车辆、自行车、摩托车等,这些车量的驾驶习惯、行驶特点都不同,所以也会给交通带来不同的影响。不同车辆交叉在一起行驶的时候,就会相互产生影响,对通行车辆的构成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交通状况及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道路都是混合行驶的,即不同车辆混合行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各类不规范车辆(如电动三轮)也在机动车道行驶,这样就导致交通的復杂程度非常高,给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混合形式的交通表现在车辆种类多、车速差异大、交通安全程度低、交通事故多等。(2)在实际的交通管理过程中经验表明交通构成的复杂程度与安全程度密切相关,交通复杂程度的上升会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多,尤其是大型客车、大型货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自行车这些非常规行驶车辆的占比增多时,就会显著的提升区域交通的事故率。正常情况下,城市交通中的小型轿车占主要比例,其他车辆的占比较少,而如果其他车辆占比增多时,就会导致城市交通事故率的上升,因此城市需要控制特种车辆的进入和限制特殊车辆及电动车的行驶。(3)首先,大型车辆的增多会显著的提高区域交通事故率.这主要是因为大型车辆行驶时占用的路面空间大、驾驶难度大、车辆制动效果差,所以一旦大型车辆进入道路行驶,就会给周边车辆的行驶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危险,尤其是驾驶视野受限的情况下,更容易酿成交通事故。大型车辆在车流量密集的路段行驶时,很难灵活的进行制动,所以容易造成追尾和剐蹭事故。


在交叉路口通行时,大型车辆后面的车辆很难观察到信号灯的状态,因此无法第一时间获知红绿灯情况,这样就导致车流变慢,堵车等情况时有发生。(4)其次,电动自行车及摩托车的增多也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的驾驶灵敏,且在车流缓慢的时候更容易灵活的在车辆缝隙中穿行,这样很容易导致剐蹭事故的发生。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很多时候处于无证驾驶状态,自然也缺乏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而且体量较小的缺点导致这二者很容易被高速驾驶的车辆忽视,种种因素叠加一起导致这二者非常容易出现各种交通事故。 
        4.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处在建设项目生产准备时期,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生产管理人员要结合有关施工文件研究生产方案和讨论生产方案的可行性。首先各部门生产管理人员要熟悉设计单位给出的施工文件,参考国家出台的法律规范和当地政府监督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条例,吸取已发的施工事故的教训,学习建设项目成功施工的经典案例,商议出建设项目的生产方案。在参透设计单位所设计的施工文件时要排列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布置各分项工程材料堆放地点,分发作业人员作业安全护具,各分项工程的机械器具进场道路。参考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时要记牢规范中所规定的数据,不可以出现违规和“打擦边球”的情况。在吸取事故教训时要研究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发生时的情况,检查自己的工程概况是否与之相符。在参考案例时要参考案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工作流程等施工方法.(2)在进行生产项目招标时,要邀请合格资质的监理单位帮助建设单位向各投标单位给出详细的招标文件。有关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查各投标单位的标书和资质,公平竞标。在投标单位资质符合的前提条件下,有关管理人员要择优选择施工经验丰富、人员素质高、工程造价低廉的施工单位。(3)建设项目的工程施工应当由建设单位聘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由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施工管理和监督,重点的施工工序需要监理单位现场指导并对施工工序进行记录和查验。监理单位可以划分投资控制组、安全管理控制组、施工进度控制组、合同控制组;对施工方的各项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将施工职责划分清楚,实行职能组织管理专业化,确保道路建设的安全使用性能。(4)在建设单位完成公路修筑并对公路的自行检查评定后,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分项.分布、单位工程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道路的安全质量进行验收。实行“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的验收。参加道路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建设项目的分包单位将所分包的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完整后,交予总包单位归入工程竣工档案。(5)道路建设完工后,由政府交通单位按照道路的宽度、使用功能、使用年限等因素分等级划分,而且需要政府交通单位定期支出一笔费用用于道路的保养和道路损坏部分的修筑。还要对道路的维修情况进行细致地查验,防止存在安全隐患,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当验收维修情况不达标或施工方没有按义务进行维修的,可请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工程监督机构协调处理并重新验收。
        【结束语】 目前来看交通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规范化的交通疏导与合理的交通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目前交通事故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的重要安全问题。交通的安全问题需要驾驶员、交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来保障,一方面需要驾驶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驾驶安全意识、规范驾驶,另一方面需要交管部门疏导不同的车辆分开、分时通行,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率。
【参考文献】
[1]罗强.城市道路改扩建交通流安全分析[J].福建交通科技,2019(01):101-104.
[2]叶拥军,傅成红.小城市旧城区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与改善探究——以长泰县城为例[J].公路与汽运,2018(06):38-41+46.
[3]折欣,张兵,刘光涛,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安全交通组织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8,35(11):116-121.
[4]杨春风,苗大萍,靳灿章.城市化下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01):197-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