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氛围营造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李铁军
[导读] 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艺术设计都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都以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及设计思想传达的载体,以空间之特性作为界定空间功能的主要标准。

1301021975110****X   李铁军 

摘要: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艺术设计都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都以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及设计思想传达的载体,以空间之特性作为界定空间功能的主要标准。空间的“内”与“外”密不可分,空间与建筑是一个整体,是建筑环境的延伸和深化。一方面,室内空间形态决定建筑的内部构造,另一方面,建筑的架构决定着内部环境的功能属性。本文首先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与展示陈列设计进行分析,从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氛围营造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氛围营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空间氛围营造;陈列设计
     引言:人的一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空间环境中度过的,避免不了的长时间和环境打交道,因此人们创造出来的环境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健康、舒适等.在今普遍注重提升环境在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两方面功能的同时,更该进一步重视环境空间中氛围的营造和设计,并倚靠艺术表现形式,塑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生活环境。在环境设计中,氛围的巧妙营造,是环境设计中提高意境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升华途径,它能更好地诠释设计的理念,突显时代的进步性。以往我们对设计的研究都是有具体的对象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空间设计等,很少对设计现象本身进行讨论。就好比曾经出现过的功能主义一样,氛围的设计营造也包括其他设计问题的解决,只不过核心是氛围问题的解决。功能主义靠高新技术来解决,而氛围的营造就看设计者如何从满足人的多元化情感需求入手了,因为氛围恰恰是情感的孵化器,并潜在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如欢快热烈、朴实无华、安静亲切、古朴典雅等用来表述氛围。古人云:“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正是强调了氛围设计的感性属性,目的是人的感受和体验。
        1.环境艺术设计与展示陈列设计
        1.1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以空间的优化及处理为主要任务,以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为主要目的。20世纪80年代,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开始设立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当时这一“舶来品”被片面化地称之为室内装潢设计,被狭隘地定义为建筑物内部的陈设、布置和装修,被简单地划分为室内空间环境的塑造范畴。随着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的发展及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在我国有了新的界定,一是以塑造一个美观且适宜人居住、生活、工作的空间为目的,二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室内外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进行艺术化处理(形态、色彩、质地等),三是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等下品布置进行造型艺术,四是以植物花卉、水体、雕塑等的陈设进行装饰,集室内与室外于一体的空间艺术设计范畴,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1.2展示陈列设计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展示行业的发展,陈列设计已成为宣传企业文化建立品牌知名度和赢得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陈列设计涉及多个领域,它涵盖了视觉艺术、营销学、材料学、设计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相对于其他设计门类来说,展示陈列设计具有更强的市场操作性,更注重信息传播双方的交互性,更关注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的时代性。环境艺术设计与展示陈列设计均属于实用艺术,而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原始人在制作生产与生活的物品时,不仅会赋予这些物品以实际用途,还会赋予物品以审美意义,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价值及审美价值的双向追求。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的,以空间规划为中心的创造性活动,展示陈列设计是具有一定直接目的性的空间规划。因此二者具有很大部分的共通性,展示陈列空间的塑造往往是明快且目的清晰的,而环境艺术空间相对于前者,其艺术性、科学性更为显著,其设计过程就是对人们生存活动场所给予的一个艺术化处理的过程,以为人类社会创造出舒适、优美的生存环境为主要目的。
        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氛围营造
        空间设计与氛围营造的内容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其包含两个重要层面:一是感性地、艺术化地描述将要完成的设计方案,二是合理地、理性地把控各个步骤的实施过程,化“感性”为“理性”,变“抽象”为“现实”。环境艺术设计者应将现有的空间设计方案、构思的或真实的空间形态转化为包括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的可视化的设计方案。此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正确把握空间氛围设计表现的关键点,即表现空间维度和秩序感,既能从多个角度分析空间设计的实施,又能总结出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空间并非孤立存在。空间的设计是与色彩设计、人流线规划、软装搭配等同时进行的,其要将空间与许多元素联结在一起,这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极为重要。然而,许多环境艺术的设计者在早期设计过程中容易陷入这样一个困境:空间设计方案较好,但不能体现其空间设计形式,营造应有的空间氛围。这有两个原因,其一,设计师处理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不足,其二,环境艺术设计师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更多的空間训练。空间训练可以使设计者在探索空间的层次感和艺术感时更具理性和表现能力,同时保证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因此,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空间表现能力,促进空间设计形式的发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氛围营造建筑于客观实在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实在即人、道具、背景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具有系统性、地域性、文化性的有机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功能、环境适应性、动态性以及有序性等特征。氛围营造的对象是某些人造物所组成的环境,但缺少不了人的参与和活动,故在空间氛围的营造中又需要格外的注重结合过程的参与性、整体的主题性以及人的情感性等因素,力图实现和满足人的感性需求这一非功能主义要求。如北京的一家名为“恐龙谷”的大型主题酒吧、东京迪斯尼乐园和巴黎迪斯尼乐园、北京昆仑饭店的“东部好莱坞”夜总会、河南开封的宋城、苏州乐园等场所就使得环境在人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和延伸,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也就是属于自身的氛围。
        结束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对居住空间与氛围有了更为多元化的需求。功能性的良好已不是环艺空间设计的唯一目的,精神功能与人文关怀成了空间氛围营造的主要方向。基于现当代文化语境,环境艺术设计也要紧随时代,不断探究空间与氛围的营造方式。
参考文献:
[1]崔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空间氛围营造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21):163-164.
[2]陈岳松.空间设计实景动画沉浸式体验和氛围营造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0,(9):215-216.
[3]马品磊,相云鹏,刘剑凡, 等.浅析自然光影对于民宿空间氛围的营造 ——以养马岛滨海民宿为例[J].大众文艺,2020,(15):87-88.
[4]陈灵.分析展览空间艺术氛围的营造[J].中华传奇,2020,(11):22.
[5]庞月美.大型公共建筑外围开放空间的氛围营造策略剖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3430.
[6]王琪斐,温惠茹.论高校美术馆展厅空间氛围营造[J].速读(下旬),2020,(2):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