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发展分析 刘杰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刘杰
[导读]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质量包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当前的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身份证号码:4112821984121****4   刘杰

摘要:随着当前人们生活质量包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当前的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质量监督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施工水平。我国建筑工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低下、市场运行秩序混乱及工程施工质量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本文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的发展为主,研究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发展
        引言:在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建筑工程本身来说,建筑工程本身已然成为许多办公楼和大型企业实体的重要成分。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往往会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就质量层面而言,在一整个施工流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事实上,建筑不仅仅是我国居民的住所,它更加代表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水平,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紧紧相连。无论如何,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监管工作,在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水平的现实意义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承接查验过程当中,通过组织物业进场开展承接查验,认真清点验收公共设施设备及档案资料,可以更好的明确各方责、权、利,避免后续出现相关的纠纷问题,同时还可以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交房。除此之外,还能够提前排查交付风险问题,降低交付问题率,减少客户投诉现象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电子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更新和完善当中,并构建出了具体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使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提升。首先,建筑企业在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后,可以更好的监督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使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其次,通过开发和应用信息系统,可以使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和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对相关流程和程序进行明确,并强化相关质监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职业理念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对于监督工作当中相关的责任追究问题,也能够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制度来进行参考。最后,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并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建设工程市场向着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方向进行转变。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发展方向
        2.1信息化建筑工程的主要检查方向
        在检查时需要对检查方向和检查项目进行明确。无论采用人工的质量检查方式,还是开展电子信息化的质量检查工作,都需要有效关注和落实相关的检查项目。所以在具体检查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对检查内容明确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检查效率。而通过有效开展检查工作,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使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能节约工程的施工成本。
        2.2监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明确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元,在质量出现时落实问责机制,将每一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因此也就可以让各个环节、部门的人员各司其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内外墙立面在粉刷时都需要注意其防水性能;在建筑的内部,则需要注意各种管道的连接和安排。在的底层需要进行地基的建造,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也要主要夯实地基,以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地基不稳而引发的质量问题。事实上,如果施工单位能够保证起具有高质性和高效性,那么施工人员就会爱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到各类问题,因此,选择一支素质过硬的施工团队也是非常必要的。
        2.3质量监督的信息化
        近些年建筑工程生产方式不断革新,这就要求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应积极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监管工作中,通过搭建BIM技术平台为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和保障,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长久稳健发展。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发展策略
        3.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只有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保障工程项目科学有序进行。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都是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项目,只有配备健全的质量及安全控制体系,才能在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建立质量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实际管理现状和管理水平,善于发现现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新的管理制度的制定,更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范围及权限,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来不断规范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要不断健全安全责任机制,细化管理职责,实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落实到个人,这样可以增强每个管理人员对工作的严谨程度和责任感,从而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效力,能够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要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入安全管理的内容,调整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明确权利和责任,在原来的施工管理、质量监管及进度控制基础上再加上安全控制管理,将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3.2建立公司数据的网络管理系统
        为了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合理的构建网络管理系统,并将施工中的各个事项和互联网系统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加强对各项施工程序的有效监管,避免在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来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发展,具体来说,可以结合相关工程质量验收规定,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在该系统当中,可通过信息化数据库有效整合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资料,具体需要包括文档、图形以及音频资料等。将资料在数据库中储存后,应建立快速查询机制,从而方便相关人员对资料进行运用。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和其他公司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互联网途径的合作和谈判过程,有效共享企业之间的资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企业还需要保证信息安全,合理的应用相关信息保护技术,避免企业内部的机密信息出现被盗现象。
        3.3提升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监理水平
        为更好地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必须不断提高监理人员和监理单位的实际监管水平,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法律法规和合同内容进行监管做好对每一个细小环节的严格把关,严禁假冒伪劣产品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与此同时,还应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监理技能及综合素养,保证监理人员相关操作的规范性,使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所有监理工作。
        3.4重视对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首先,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定期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监督管理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帮助监督管理人员掌握建筑行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验收的标准。其次,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举办思想教育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一定要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更好,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标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力,改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大发.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1869.
[2]法丽,杨妮,帖少军.基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看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725.
[3]林广.基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J].江西建材,2017(16):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