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发展策略 安占鑫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下   作者:安占鑫
[导读] 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货物的种类及货运运输要求都在不断的发生改变,铁路货物运输应从自身的优势着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牢牢把握住传统优势业务,依据市场需求稳步提升自身的业务服务范围及水平,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模式时,同其它业务相辅助,最终实现铁路货物运输在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快速增长。

陕西铁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安占鑫

摘要: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货物的种类及货运运输要求都在不断的发生改变,铁路货物运输应从自身的优势着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牢牢把握住传统优势业务,依据市场需求稳步提升自身的业务服务范围及水平,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模式时,同其它业务相辅助,最终实现铁路货物运输在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快速增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发展策略。
关键词:交通运输一体化;铁路运输;发展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U221文献标识码:B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运输的结构也取得了很大的完善,与之相关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铁路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复线率、电气化及内燃机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大宗货物的运输专列已实现现代化,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整体水平。
        1.铁路运输结构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网络已较为成熟,总体上来看,除了西藏自治区基本已经形成了铁路网。近年来,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铁路网线不断完善,运营里程数不断增加,铁路干线的数量不断增长,铁路运输的区域结构布局也在逐步完善,铁路运输网络得到了调整和发展。以往运输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及南部区域,随着全国化进程的开展,中部及西部区域铁路运输量不断在增加,我国各类工业原材料主要出自北方,而南方地区则以原材料的加工为主,因此长距离大宗货物铁路运输主要表现为由北向南,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区域大宗货物的运输量取得了显著的提升[1]。
        2.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发展策略
        2.1加快提高铁路货物运营程度
        依旧现阶段我国对产业结构化的调整,未来市场将会有大量的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货物成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在保证自身大宗重型货物运输的基本业务下,应不断的提高铁路物流的覆盖面,着重的发展对时效性、准时性要求较高的货物运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铁路网络建设较为完善,能够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的区域,无论是大型城市还是乡镇都有火车站及想配套的装卸基础设施,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人力、物力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引进相应的专业化物流设备,在大型城市火车站周边建立物流园区配备专业的物流转运、集散、配送,打造以物流配送为中心的小时经济圈,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拉高铁路物流运输的业务量,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网络范围覆盖广的特点[2]。
        2.2大数据技术在精准营销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大数据营销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精准性。依托数据采集分析结果,在精准定位的前提下,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建立个性化的客户沟通与服务,提升铁路运输工作的服务质量,使客户对铁路运输的认可度得到提升。企业将内部运营数据与外部市场数据进行汇总后的分析与处理,找到内外部数据之间的联系,为产品设计开发、营销策略制定等工作精准定位,使得产品服务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管理层利用数据分析结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营销策略进行评估,可以提高企业营销的实用型与覆盖范围。在销售渠道拓展上,数据处理结果可以有效判别各类渠道的有效性,为铁路运输企业在营销渠道选择上提供支持;通过对销售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准确判定营销方法的效果;而利用数据共享技术,企业在市场调研和销售预测方面的准确率会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会降低企业投入的资源成本[3]。
        2.3增强铁路网建设力度
        首先,要加大对客运专线的建设力度。因为以往铁路客运专线常常因为运输质量差、铁路技术校准低等原因造成运力不足,从而无法达到运输目标,这样就会给铁路运输经济效益带来阻碍。


因此,为了彻底改善这种现状,国家及有关部门就要对客运专线的建设给予相应的重视,力争做到客货分线,这样才能缓解铁路客运压力,提高交通运输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其次,要加大对高速铁路的建设力度,不仅要提高投资额度,而且还要引入先进的机车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技术等,以便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加快人们的出行效率,更好地满足日益提升的客运运量需求[4]。
        2.4建立信息化集装箱化的货运体系
        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由于其货运分散、体积不大,所需要运货条件较高,需要不断的提高信息化和集装箱化,方能够节约运营的成本。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货运设备的建设,使用现代化的集装箱进行货物的装载,特别是集装箱运输车的采购,以便能够满足铁路货物运输集装箱之间的衔接。此外,对于铁路物流运输应进一步的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对接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货物进行有针对性的运输及保存管理,实现对集装箱的位置、内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发出预警信息,以便提前做出应对反应。同时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的同时,注重同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衔接,另外数据能够相互共享,借助其他物流方式的优势弥补自身的劣势。
        2.5加紧铁路物流规模化程度
        铁路物流规模化不断推进,将能够大大降低货物发送方及铁路物流运输本身的成本,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能够得到更加优化的分配。首先,传统大宗重货的运输应做到大客户维护的模式,形成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运输模式,保证大宗重型的运输,对于装车位置、车次、及规模做到相对的统一固定,减少分散发货、转运的情况,尽可能的采用直达的车次作为运输的首选[5]。
        3.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作用下,铁路运输量将保持持续增长,公路运输将持续向铁路运输转移,但增长速度会变缓。基于水路运输的价格优势,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的竞争将会长期存在。为实现资源铁路运输进一步发展,应从以下着手。
        (1)增强管理部门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需求的驱动作用,简化各个领导部门之间的办理程序,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调整合理的铁路运输费用,完善铁路运输费用调整机制,实现资源铁路运输持续向好,健康稳定发展。
        (2)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多数开采和销售企业位于远离市区的郊区或边远山区地带,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与铁路集中运输区域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为实现资源的铁路整体高效运输,应进一步完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合理统筹铁路运输部门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合理的政策,促进双方合作;另一方面,要简化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审批程序,加快项目推进进度逐步完善铁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走完资源铁路运输末端的“最后一公里”[6]。
        结束语
        交通运输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脚步,但基于现阶段全国各地的交通运输建设来看,不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交通运输建设的项目过于单一、交通建设的项目和当地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等。为此,我们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规划和地理地质实情等,做好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同时,加强铁路运输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玺.浅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之大数据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289.
[2]王卓.灵活应用大数据、提高统计分析质量[J].交通世界,2018(Z1):25.
[3]李小波,傅赟,程文毅.运输结构调整条件下铁路货运增量对策探讨[J]铁道货运,2019,37(03):16-22.
[4]李云汉.关于推进我国货运结构调整政策探讨[J].铁道货运,2018,36(08):1-5.
[5]刘风义.对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J].智富时代,2019,(03):40-41.
[6]耿彤.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27):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