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李超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下   作者:李超
[导读] 如今,市政行业正快速发展,人们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现如今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设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缜密开展造价成本控制以及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进步,而且还可以高效满足国民与日俱增的生活需求。

山东巨野县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李超  274900

摘要:如今,市政行业正快速发展,人们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现如今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设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缜密开展造价成本控制以及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进步,而且还可以高效满足国民与日俱增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市政工程;成本管理;重要性
        引言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前市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政企业若想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稳步发展,一定要放弃传统粗放的运行模式,转向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因此,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成为市政企业亟待完善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成本控制是市政类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需结合项目经理负责制和绩效考核等制度实现对成本的高效控制。
        1.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现今,物价不断飞涨,我国的原材料价格也难以避免呈上涨趋势通过控制与管理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成本,有效降低市政工程项目的造价,同时能源利用率也得以提高,最重要的好处是,通过控制施工成本能节约很多资源。其次,竞争无处不在,在招投标阶段,企业根据内部定额核算成本后,发现计算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即“有利可图”,所以参与投标。只有做好成本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创造利润。同样,企业在获得利润时,可以反过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资金投入,这样既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及时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为企业的信用度加分,提高企业信用排名,提高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2.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策略
        2.1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标准
        在大数据时代,要有效利用数据进行行业升级仍远远不够。我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差异较大,标准不一。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提高基础数据的质量,在遵循公开透明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搜集标准。只有在国家及行业层面上建立与工程计价流程相适应的造价信息数据标准,保障二者间的协调性,并严格执行,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实现数据的标准统一,便于后阶段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此外,成本管理数据的收集不应局限于经济数据指标,图片、视频等可视化资料也应一并收集,并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此实现数据的多元化、可视化发展。
        2.2完善管理制度
        任何工程在实施建设中要吸取以往市政工程的教训,制定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制度,有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成立 QC 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内部工作的有效运转。同时,市政工程的工作人员要详细分析施工目标,根据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保证市政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严格控制施工中的人工、机械、施工材料等相关成本。提高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利用率,科学划分原材料,提升施工人员间的配合度,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在工程竣工阶段,工作人员要科学整合所有资料,跟踪成本管理流程,及时纠正成本预算中存在的偏差,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2.3施工工期控制
        市政工程项目成本和工程进度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在对成本展开管控时,一定要统筹兼顾,不可单独评判。单一的考虑成本,亦或是单一考虑工期明显有失公平。例如在工程施工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尽管累计花费成本和计划成本一致,然而实际上工期却延后了,这将直接导致竣工时间延后,对应的人工成本也会变得更高,甚至存在延期赔偿的风险。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控制一定要将工期和成本充分考虑在内。


此外,还可通过绘制相应的工程进度曲线,对工程施工状态和成本控制的执行状况进行高效、可靠地描述,从而实现成本考核和改善。
        2.4对成本管理资源进行整合
        资源整合是指建设单位将各种不同的资源进行选择、汲取以及有机融合,最后实现高度的柔性、条理性以及系统价值性。对于市政工程来说,资源整合对于效率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作用,它能够保证项目施工的持续性,在管理者做好管理控制的工作下,能够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同时,资源的整合能明显体现在项目进度方面,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最终实现管理效果的优化以及管理目标的精细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市政工程企业的企业文化。
        2.5建立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信息平台
        第一,在企业内部建立数据采集平台,通过收集、录入历史工程中的财务数据、政府部门发布的价格信息等,生成内部共享数据资源,利用分类回归、关联规则、变化差异等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数据库,通过建立模型对未来工程建设进行分析、预测 ;第二,建立预算编制、审核、考核评价系统,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市政工程的预算编制、审核工作的工作质量需要专业的软件系统进行精准高效地识别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预算审核等工作,依托信息技术将平面的图纸、施工方案转化为立体、可视化的模型,精准地计算出工程量和预算,利用审计软件对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式及套用的清单定额子目进行复核,通过考核评价系统建立激励及问责机制,用制度推进管理,最终实现高效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第三,市政企业之间创建信息平台共享机制,单个企业收集的数据资料较为有限,远远达不到海量数据的程度,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市政企业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对于提高数据利用率、提升造价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2.6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投入,因而很难通过纯粹的预算与结算来进行项目造价成本控制,必须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造价成本控制工作真正贯穿于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落实“化整为零”的造价控制理念,将复杂的市政工程项目细分为若干子项目和具体的施工环节,以这些子项目与施工环节为切入点,实现精细化控制市政造价成本。在此方面,尤其需要高度重视前期建设工作造价成本控制,将造价控制理念渗透至项目科研、成本估算、整体设计以及概算等各项细节之中,严格控制项目投资金额,切实避免其中的漏洞,减少因漏洞引发的设计变更和造价成本增加的情况,合理降低施工费用。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同样应加强动态监控和全过程管理工作,重视并落实好科学经济的造价控制原则,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全方位落实造价成本控制的要求,比如严格把关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使用材料等,从各项环节入手以取得造价成本控制实效。
        2.7竣工环节成本控制
        通常有些人认为工程已完工,各项费用依然无法挽回,难以控制成本。因此,在开展工程成本控制时一般不会重视该阶段。然而实际上,这一观点比较片面。工程竣工环节主要包括验收交接和工程结算编制等内容。在该过程中,交接工作对施工企业工程款结算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市政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竣工环节利用对市政工程实际发生费用开展精准核算,同时对比实际发生成本和计划成本,不仅能够精准确定企业经济效益,还能够利用成本核算和对比对工程市政施工团队成本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对于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市政有巨大的意义,其不仅代表着资源的节约,还代表着参与工程项目企业的发展,对于市场经济体系的优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卓文凯 . 浅谈工程预算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潜在价值和应用 [J]. 居舍,2019(23):123.
[2]钟逸,陈小茜 .BIM 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9,38(20):255-257.
[3]魏徐丹 . 有关市政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要点的研究应用 [J]. 四川水泥,2019(7):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