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 李铎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下   作者:李铎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随后政府为方便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农村电力电网改革,自此农村人民也过上了家家通电通网的生活。

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李铎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随后政府为方便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农村电力电网改革,自此农村人民也过上了家家通电通网的生活。但是在农村电网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我国农村电力电网技术一直相对比较落后,经常会出现停电跳闸等现象。
【关键词】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处理措施
        【引言】目前,农网改造研究主要是针对低压电网现存的问题,着力解决电源布点少与线杆老化严重问题、线损过高问题等。同时还涉及到电能计量装置与用电信息采集等内容,设计各类工程项目。农网改造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譬如:在进行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时,要做好全面调查避免重复建设;在改造设计时,从提效增容入手,做好接线方式与供电半径等的改造;对于扩建增容不能解决的问题,则需要新建,因此需要重新规划设计配电线路路径等。
        一、农网配电运行管理的现状?
        (一)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逐步提高,为保证每个地方都有较成熟的电力系统,领导人员大力提倡电力改革。因此,配电线路几乎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线网跨过河、翻过山最终到达家家户户。户外的电线要承受日晒雨淋,风雨雷电,所以线路极容易发生故障,线路断裂短路着火等现象屡见不鲜。各大供电公司的维修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对于如此繁重的维修工作也叫苦不堪。
      (二)农网配电设施和技术还很落后
        在农网工程配电运行方面,我国的技术和设施还不太先进,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危害,因此并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随着人们的用电需求越大,配电设施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然而因为设备不先进就容易造成设备出现故障,重则造成电网瘫痪[2]。再加上对于配电设施的维修技术也不太成熟,有些问题要求工作人员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解决。对于设备不能做到及时检修维护,修理设备总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整体的配电维修的工作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就对农网配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安排到位
        配电线路维修管理的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首先,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要对电路维修工作了如指掌,否则,很可能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供电公司应配备专门人员对各地线路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因为电路自身原因或自然、人为等原因造成短路断路,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同时还影响人们的日常用电。另外,有些供电公司任用的员工大都是公司成立之初的老员工,老员工虽然有非常多的相关经验,但是员工自身的专业知识难免会欠缺,可能会很难理解现在的高科技技术,导致企业的整体能力提高不上去[3]。最后,领导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也是现阶段农网配电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往往领导人员更加重视技术而忽视管理,从而导致下面的工作人员也不重视,所以放任配电管理成为公司的一个短板。



    (四)不能及时引进科学技术
        数字化技术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但有些企业采用的还是比较原始的技术,不能及时的引进新鲜的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设施较为落后。某些企业可能会为了节约成本,不能及时的更新换代供电设施,导致由于设备老化而频繁地出现用电问题,公司需要派人去维修,到头来既没有节省成本,甚至可能会造成损失。第二,工作人员的技术不先进。一些企业领导迟迟没有意识到进行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或者很长时间才为公司引进一次新鲜血液,这就导致了员工缺乏竞争环境,安于现状,没有继续深造提升自我的意识,所以公司的技术一直处于较底层的状态。
        二、?思考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措施
      2.1 解决桩位偏差问题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要求设计人员赶到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并指导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复测。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复测直线杆塔桩位时,必须以两根相邻的直线桩为基础,采用正倒镜中法复测杆塔桩位,确认桩位处于线路的中心线上。在复测转角杆塔桩时,应采用一测回法复测线路转角的水平角度值,其偏差不能超过±1'30''。在复测过程中,还须注意桩中心的高度及桩的高程。
      2.2 解决基础施工不到位问题
      解决基础施工不到位的问题,首先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基坑施工,并积极管控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
      在进行现浇混凝土作业时,必须仔细检查水泥的品种、级别、包装、重量、强度、安定性,并掌握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在选用细骨料(砂)时,宜选用平均粒径0.35 mm~0.5 mm的中砂并严格管控砂的含泥量(表1),细骨料细度模数应控制2.3~3.0。
      2.3 解决杆塔、放线施工中的问题
     若采用汽车吊立杆,须将汽车吊停放在适当的位置,放好支腿。若现场土质较为松软,还要支腿下填上面积较大的厚木板。在起吊管杆过程中,必须控制好转杆的速度;还须保护好管杆的插接部位,防止杆位脱节。起吊管杆的钢丝绳,应拴在管杆重心以上0.2 m~0.5 m的部位,管杆吊入基坑后,须进行校正,并填土夯实。然后,技术人员需要使用经纬仪,检查直线电杆结构倾斜。方法是将经纬仪安置在线路中线辅助桩上,瞄准杆顶的中点,然后将望远镜下旋俯视直线杆根部中心点,若直线杆根部中心点与竖线重合,则说明没有电杆没有出现倾斜。检查完毕后,施工人员才可解下电杆上的钢丝绳。若发现电杆出现倾斜,则须进行正杆。
      【结束语】在农网改造工程中,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属于重要环节,由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时常出现桩位偏差、基础施工不到位等问题。为加快农网改造升级,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研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研究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J].林泽晖.科技与创新.2018(10)
[2]论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J].魏友生.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6)
[3]王永津.白城地区农网配电线路设计工作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4]李文超,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的相关探讨[J].广东科技,2011.
[5]钟怀.加快农网改造步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J].农电管理,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