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汉字教学的问题与技巧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吴豪杰
[导读] 汉字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课堂汉字教学方法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

        吴豪杰
        广东省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普宁 515344
        摘要:汉字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课堂汉字教学方法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正视现状,运用趣味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感、认同感,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职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职汉字的教学技巧和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汉字有效教学。
关键词:中职;语文;汉字教学
        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大纲对中职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概而论之,中职语文教学的基础仍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使用。如何让汉字教学变得有趣,如何创设形式多样化、趣味化的识字教学情境,成为中职识字教学的关键。
        一、中职汉字教学的问题
        (一)汉字落后思想的影响
        “汉字落后论”是“五四”先驱们提出来的。他们在致力于教育兴国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儿童只需花几个月时间就能完成识记字母文字的过程,我国儿童却要花几年时间去完成识字过程。甚至当代有人提出“汉字拼音化”的提议,用拼音代替汉字。显而易见,“汉字落后论”思想对所有汉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来说是无形的桎梏。
        中职学生热衷于技术技能学习,对语文等公共基础文化课程认识水平不高,认为“能打出来的字就不用去写”,教师在汉字教授过程中通常一笔带过。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拥有自身的特点和相关的学习方法,也是新时代中职生的重要学习内容。
        (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教师对汉字教学研究不够透彻,没有掌握好汉字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不重视学习者的汉语读写能力,没有结合汉字教学法的优势进行互补,忽视了汉字教学法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缺乏系统的汉字学知识和汉字教学理论知识,没有充分了解汉字的性质、历史和现状,导致被动接受教学任务安排,按照教材要求因循守旧,造成学习者更加厌恶汉字学习。中职汉字教学迟迟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与教师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对学生汉字能力和汉字学习兴趣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汉字的整体印象。试想连教师本身都没有完全掌握汉字知识,又怎能教导学生知难而上?教师本身都畏惧汉字教学,汉字教学又怎能不落后?
        二、中职汉字的教学技巧
        除了“六书”“字源法”“系联法”等教学法,汉字教学的各种技巧、模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汉字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注意使用教学技巧,更能凸显出汉字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丰富性。
        (一)汉字与文化结合教学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对汉字进行阐释,既有助于汉字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为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的确是一件双赢的工作。
        汉字构形与古代天文学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星、斗、虹、晕”就说明了星辰星斗、彩虹日晕等天文现象,“星罗棋布”“北斗七星”“白虹贯日”“日云雨,月晕风”等等;汉字的构形与中国古代家庭文化、饮食文化、神灵文化、货币文化、纺织文化都有关。

汉字在造字初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契合点,汉字教学中不能忽略文化内容,也不能过度夸大文化的作用,抹杀汉字构形的基本规律。所以,汉字教学离不开汉字文化阐释,文化功能既是工具也是目的。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汉字教学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水平的支撑,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各类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用多媒体功能进行汉字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省去部分传统教学操作的繁琐环节,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一些学习资料通过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交流,方便学生课后自行查找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习资源利用效率。汉字的输入编辑在计算机体系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只会读不会写的字,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拼写出所需汉字。所以,为了让汉字教学跟上信息时代,教师在教学生写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一些行对应的网络学习方式。
        三、中职汉字的教学游戏
        为了避免汉字教学课堂索然无味、枯燥难耐,汉字教学游戏必须“挺身而出”。实践证明,巧妙运用游戏,能明显提高汉字的教学效果。
        (一)闪现记字
        用汉字卡片将一个没见过面的字在学生面前闪现一秒钟以后,让学生马上默写下来。要求学生在看到汉字时,小声读出部件,如出示“念”字时,要说出“今、心”;出示“谢”字时,说出“言、身、寸”。在游戏互动中考验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两点变个字
        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各字:力、未、令、天、干、人,先让学生认读,再让学生为每个字加两点使之成为新字,加两点后变为:办、来、冷、关、平、火。
        这类游戏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提高学生辨认汉字的能力和阅读速度。当然,加一笔,加一横,加一竖等等方法也可尝试使用,只要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便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
        (三)找字中字
        汉字中存在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由独体字结合构成,独体字本身也可由不同的独体字构成。如“赢”由“亡、口、月、贝、凡”组成,“天”由“二”“人”组成。
        (四)猜读音
        教师预先在纸上或黑板上写一排生字,最好选比较典型的形声字,如:忧、闷、邻、骑、煎、愁等,再把对应的拼音写在右边,但次序要打乱,让学生找出每个字的读音来。也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一组学生写出字,一组学生写出音,然后互换互答。
        汉字教学游戏比比皆是,在此不多做介绍。巧妙运用汉字游戏,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与学生互动,以学生为主,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汉字的有效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文化修养将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而汉字水平则是文化修养的根本。目前针对中职汉字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运用现代化的趣味性教学方法掀起中职生的汉字学习热情,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保驾护航,是中职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璟.中职汉字趣味教学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8(04).
        [2]王立军等.汉字的文化解读[M].商务印书馆.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