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祁道杰
[导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阅读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祁道杰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阅读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现代化的阅读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尤其是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而言,由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高考,所以开展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重点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而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途径。尤其是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和优势,加强阅读教学的开展,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积累得到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来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以下几点问题就是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类型。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阅读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将更多的时间都用来开展提高考试分数的教学,久而久之阅读教学就会被教师忽略。尽管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看展阅读教学,但是这也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开展阅读,或者是为了开展教学而开展的阅读,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阅读教学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导致阅读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得不到发挥。而对于学生来说,长期的处在这种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为目的教学中会感到语文学科非常的枯燥,久而久之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影响了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阅读资源和阅读素材相对缺少
        阅读资源的短缺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所以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做练习和巩固以及复习。同时,从语文阅读教学想现状来看,高中学生阅读的文章仅仅都是来自于课本上的内容,很少进行拓展性阅读,甚至部分教师也没有认识到拓展性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学生也没有时间开展拓展性阅读。但是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仅仅依靠课本上文章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拓展性阅读,这样才能使阅读更加完善,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和开展高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但是实际教学中阅读素材的缺少显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包括了多个方面、不仅包含了阅读能力、还包括了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等多个方面,并且这些方面都是高中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也是未来发展和工作中需要具备的技能。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可以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于核心素养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拓展性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想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首先就需要教师注重阅读教学的拓展,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以此来提高阅读教学的作用和优势,使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水平,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也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想要开展高效的高中语文阅读仅仅依靠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拓展性教学。比如本文章节选自《红楼梦》中的片段,所以教师就可以结合文章的表述的故事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通过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前因后果,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也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作者写作时候的心情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而这些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文章表达的含义,使学生借鉴文章表达的含义来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当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课文,通过情感的渗透读出文章中那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读出孩子对父母的爱。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又能通过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和道理来促进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提高,就像在本文中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和意识,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做好阅读总结和评价,不断提高和完善阅读制度和效率
        做好阅读和评价可以及时的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探索解决的方案。当然,评价不仅仅是教师针对学生,也可以是学生针对教师。通过多方面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这一课程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考核。比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阅读不同的段落、看哪位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情感表达更到位、阅读更顺畅、更能读出作者对故都的秋天那份思念等等。通过极强对学生阅读的观察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之后结合学生具体的阅读情况给予学生评价和总结,包括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阅读情感的渗透、对文章的理解等等多个方面,这都是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角度。当然,评价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进行,不能仅仅是教师给予学生评价,也要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障评价的科学和合理,才能及时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探索解决的方案,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开展高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积累更多知识的途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作用和优势,并且要积极的改变和创新阅读教学的模式,以此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参加高考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着力培育核心素养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43-47.
[2] 刘艾清.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通高中学生素养研究:热点、问题及展望--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14-20.
[3] 李广,程丽丽,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以吉林省C市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19-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