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中家园联合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 黄翔
[导读] 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
        黄翔
        贵州省习水县第二幼儿园, 贵州 习水 564600
        摘要: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对幼儿以后的思想启迪、生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成功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管理的结果,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需要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为此,本文探讨了在幼儿园管理中实现家校联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家园联合;有效对策
幼儿入园是幼儿融入集体的第一个教育阶段,影响了幼儿的终身发展。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如何合理地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在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取长补短,达到最佳效果,是我们幼儿教师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倡导以鼓励家长参与
为了让家长积极有效地参与幼儿园管理,成立家长委员会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法。家委会可使部分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来,同时,家委会成员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家长委员会在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家长委员会一方面可以根据家长的立场与幼儿园沟通,再将幼儿园的处理方案告知家长,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委员会可以根据家长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其他家长接受,可以大大减少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误解。
按照重叠影响阈值理论,家庭联合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幼儿园的大力宣传。通过专题培训、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幼儿园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管理。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增加双方的信任度,园方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家长也可以充分享受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父母的积极参与,让家庭沟通更加顺畅,保证了信息对称,减少了误解。
        二、对幼儿及其父母的尊重
幼师要面对几十个不懂事的孩子,教育任务极其繁重,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幼师的家长来幼儿园支持我们的工作,也是有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幼师。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家长都会尽量多的听取家长的意见。平常开展保育活动时也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征求家长意见。如果老师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多与家长沟通,就能获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也要考虑到家长的接受程度和参与兴趣,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其技巧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要遵循以活动促进亲子感情的原则,当然,如果能体现出团队合作更有利于幼儿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唯有老师精心设计,考虑到孩子和父母不同的需求,家长才会觉得自己和孩子是被老师重视的,并且愿意参与进来。
        三、创新参与方式,提高参与效率
园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园务管理,建立家长教育资料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家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家长的参与效率。建立数据库是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对家长进行分类,不同家长有不同的分类特征。比如,幼儿园可以邀请具有较强分析能力的家长参与课程兴趣环节的设计,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和孩子的性格特征来安排教学内容;幼儿园可以邀请具有组织能力的家长参与户外活动的安排,并引导其他家长积极参与。
提倡家长参与,幼儿园应首先为家长提供参与管理的途径。幼儿园既能充分利用传统参与方式的优势,又能通过科技创新方便快捷地进行管理。比如,可以灵活运用微信平台、QQ群、小程序、园所网站和应用程序等现代网络工具,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时刻关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保证家长随时随地可以方便地参与管理幼儿园。同时,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园长接待日、咨询电话的开通、园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四、完善组织机构,保障参与效果
为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为家长提供一个更好的参与园所管理的环境,幼儿园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行为组织结构,完善监督与评估机制。
组织机构是落实“家园”结合的重要载体和渠道。现在,组织机构相对成熟,当属家长委员会。通过确立家长委员会的合法地位,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其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教育合力的重要桥梁。各幼儿园应根据不同情况和自身特点,优化家长委员会组织形式;通过法规、通告等形式,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依据园所硬件配置条件,幼儿园可设置家长委员会会议室,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和行为规范,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增强家长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感和归属感,及时沟通和反馈活动结果,确保家长有序参与管理,在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同时,增强家长团体的凝聚力,保障参与效果。
结论: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并非一个家庭或一个幼儿园就能独立完成,必须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充分的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德智美全面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瑞.关于幼儿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 (12).
[2]杨彬.优化的家庭共育模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了桥梁[J].华夏教师,2013 (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