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阅读区的创设与指导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何洪秀
[导读] 阅读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阅读能力、语言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的作用。
       何洪秀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213000
        摘要:阅读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阅读能力、语言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区域自发自主游戏成了幼儿园的热点。在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如何提升阅读区活动的质量,是我们一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区 自主游戏 环境 观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软环境、硬环境两个角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他们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良好适宜的环境能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了解,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大幼儿的视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激发幼儿大胆言说的欲望,积累“言说”的能力。
        对照《纲要》要求,我们对我园大班的阅读区游戏现状进行了观察与调研,发现在所有区角游戏中,各班的阅读区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经常也会听到一线老师的心声:“小朋友都不愿意去阅读区,怎么办?”;“幼儿在阅读区经常会分心,根本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怎么办?”;“阅读区对促进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好像体现不够啊”……在教师们反复研讨中,我园提出了“大班幼儿阅读区自主游戏的支持性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借着此课题的研究,对自己的一些实践收获进行梳理。
        一、明确教育目标,有目的地创设阅读环境。
        一个好的阅读区对幼儿会很有吸引力,让幼儿很想待在那里。这样的地方传递给幼儿的信息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也会有很有趣的事发生。阅读区的环境创设与幼儿的活动自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园由于近几年的不断扩大与发展,新进年轻教师居多,关于阅读区的活动目标,还有很多人一直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阅读就是“看书”,“阅读区”就是给孩子看书的地方,因此创设出来的环境往往就以“看书”为主,一个书架、一堆书,对比其他区域好玩的玩具,确实很难吸引孩子进区游戏。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对阅读区的活动目标把握并不明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语言的发展目标包含:“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可见阅读区的活动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阅读’,还应包含“倾听”“表达”与“书写”,因此,阅读区应是幼儿学习听、说、读、写的关键场所,明确了此目标,在打造阅读区环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有目的地打造阅读区的环境,它应该包含可以用来看书、听录影带、写东西、讲故事的空间,当然,有条件的增加一台电脑、几部耳机会更理想。
        二、结合幼儿发展水平与兴趣,多元选择材料。
        阅读区经过老师的静心布置与安排后,会是教室中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摆进去的书、录音带、书写用品和说故事的道具等,都必须是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兴趣爱好的,这样才能吸引幼儿进区游戏。
        (一)选择和幼儿兴趣及生活经验有关的书。
        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有很多,那么如何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班上幼儿看的书呢?大班幼儿专注的时间较中、小班长些,喜欢的是那种情节可以预测的书,也能欣赏幽默、奇幻的内容,并且开始喜欢看与听一些发生在遥远地方的书。
        “谈此时此地”的书是个不错的开始,因为这种书可以让幼儿把书的内容和生活中有意思的事联系在一起。比如: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很多大班的孩子家里添了小弟弟、小妹妹,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阅读区增添《我的妹妹》、《隧道》这两本书;如果幼儿对动物感兴趣,那么像《我家是个动物园》、《神奇的动物》等书籍便可以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二)选择容易记忆与推测的讲故事材料。
        把听到的故事讲一讲,对增加幼儿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故事的领悟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投放讲故事的材料时鼓励幼儿自主设计所需要的道具,如绒布板、磁性板、故事盒、手偶、与故事相关的道具、特别的服饰、与图书相关的毛绒玩具等,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想要讲故事的欲望,又可以引发幼儿主动学习。我园经过对阅读区的不断整改中,还在阅读区投放了录音笔,幼儿可以把自己愿意讲述的故事录制在录音笔中;还可以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录制故事并保存;区域游戏分享时段,将幼儿录制的故事进行播放,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成就感,同时也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阅读区游戏,效果显著。
        (三)选择品质好的聆听材料
        对于听故事,大部分幼儿都是非常乐忠的,在阅读区里放录音带或幼儿熟悉的故事带,幼儿就会练习边听边看书。我们充分发挥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参与故事的录制,故事中讲到对话或有重复话语的词句后,可适当停顿或语言引导幼儿跟着讲述。在区域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其他阅读的幼儿,可以给聆听故事的幼儿佩戴耳机。
(四)提供方便操作的书写材料。
        只要在阅读区放一些书写工具,幼儿就会写写画画。如大班幼儿在阅读绘本故事《请回信》,了解角色间相互回信的方法后,教师适时提供书写工具,引导幼儿把自己想和某个同伴说的话语记录(画、写)在信纸上,在板面上记录:“几月几日,某某→某某”,并将信件投放在“信箱”,同伴平时路过阅读区,看到有朋友给自己寄信了,便兴奋地来取信,在相应处打钩表示信已取走;回信后,继续在板面上记录,提醒朋友来取信。此活动开展后,孩子进阅读区自主游戏的频率明显增加,兴趣也大幅度提升。
        三、观察指导,助推幼儿自主游戏。
        (一)适时介入,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对幼儿来说,老师是他们的模范,如果你让幼儿看到你非常爱阅读,常常在写、画东西,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参与模仿。如以下观察到的我园大班幼儿阅读区活动实录:
        睿睿进入图书区,在窗台摆放的图书中开始一本本的挑选,一边选一边嘟囔:“这个我看过”、“这个没意思”,最后,他选择了一本《第一次去旅行》。坐下来翻了几页就站起来去挑选新的图书。这时,溪溪也走到书架选了一本书,睿睿看到了说:“那本我都看过了,不好看,你换一本吧”,于是,两个人又开始寻找新图书。我走过去,拿起图书区做读书笔记的白纸和笔,坐在桌子旁,睿睿立刻注意到我,凑过来说:“老师,你干吗呢?”我说:“我想把这书里我最喜欢的内容画下来。”睿睿一听,特别兴奋:“我也想画!”我点头同意。他立刻坐下来,开始画自己刚才看过的书。边画边说:“我喜欢这个向日葵的故事,里面的豌豆真有意思。”……
        从此阅读区活动片段我们可以看到,开始觉得看书没意思的幼儿,在经过教师适时地介入与引导后,开始模仿教师,边画边阅读,乐于其中。
        (二)陪伴阅读,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陪伴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不仅仅是亲子之间的,对于师生之间也同样适用,在发现幼儿不能进入良好的活动状态时,教师的陪伴阅读会事半功倍。如以下活动实录:
        区域游戏已经开始十多分钟了,阅读区的彤彤还一直处于随意翻书,不能静下心来阅读的阶段,只见她随手拿起一本书,快速地翻阅,整本书用时1分13秒,然后又拿了另一本书,用同样的方法快速翻了起来,短短几分钟时间,她翻了3本书了。之后,她看到伊伊趴在地毯上看书,就走过去和她一起趴着。两个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始在地毯上打滚,玩着各种游戏。于是,我进入图书区,拿起一本书,坐在一个小朋友的旁边,轻轻地讲起这本书的故事来。彤彤蹭到我旁边,开始认真地边看边听;伊伊也凑过来,坐在我另一边,认真地听着。阅读区静下来了,一本书讲完后,彤彤兴奋地说:“老师,再讲一本,再讲一本,我想看这本书!”……
    教师的陪伴会让孩子更加喜欢阅读,更加能集中注意力,阅读区一定不能以散养的状态让孩子进行“假自主” 游戏。
        阅读区的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意愿深远,我园对阅读区自主游戏的支持性策略研究之路渐行渐清晰。相信在自主、自由、支持性材料丰富的阅读区活动中,幼儿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美)黛安·翠斯特·道治(Diane Trister Dodge).《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下学习区篇》[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3-153;
[2] 中国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10月9日;
[3]秦元东,陈芳.《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3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