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霞
昆明市西山月光宝盒幼儿园 650228
【摘要】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既有文学内涵,又有色彩丰富、形象鲜明的图画,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优秀美术资源。以绘本为载体开展陶艺活动,丰富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培养了孩子们乐于观察、乐于想象、乐于动手、乐于创作的情感,为我们的陶艺创作带来鲜活的生机。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陶艺活动
陶艺是以陶土为原料通过造型、配色等创作手法,完成塑造目标的创作过程。陶艺教育引入幼儿教育可以通过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宜于培养孩子们乐于观察、乐于想象、乐于动手、乐于创作的情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既有文学内涵,又有色彩丰富、形象鲜明的图画,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优秀美术资源。通过绘本,儿童不但可以学习语言,学习知识,学习美术、色彩,学习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通过绘本这一直观的表达形式,学会学懂绘本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学内涵,绘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较重要的地位。
在幼儿园陶艺活动中融合绘本教育,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势必将为幼儿园陶艺教育带来鲜活的生机。
一、绘本在陶艺活动中的价值
1.绘本欣赏为陶艺点燃创作的兴趣
优秀的绘本来自世界各国,题材是多种多样的,绘本中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更有美丽的画面,趣味夸张的形象,特别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优秀的绘本,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提高审美情趣;教师通过对绘本的解读、提炼,可以轻松的激发幼儿陶艺创作兴趣,让幼儿通过陶艺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将内心的表现传达给他人,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如:绘本《亲爱的小鱼》讲述了:猫因为爱,把鱼放回到大海尽管有许多的舍不得;鱼又因为爱,又回来找猫,和它一起快乐地游戏……绘本故事中的小鱼富有爱心的可爱形象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每个孩子都很喜欢这条可爱的小鱼!“孩子们,你们喜不喜欢小鱼啊?你们想不想拥有一条可爱的小鱼呢?”教师适时的引导孩子,通过陶艺创作的方式实现孩子们的愿望。在孩子们的大胆创作下,一条条陶泥小鱼仿佛也赋予了生命,变得生动起来。绘本激发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使之体验了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2.绘本欣赏为陶艺提供创作元素
绘本是以图为主的图画书,在绘本的插图中藴藏着许多诸如造型、构图、色彩、创意等多种的美术元素,其中不但塑造的形象丰富多彩,而且相同形象的塑造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有简化的,有繁琐的,有朴素的,还有夸张的……
借助绘本开展陶艺创作活动,引导幼儿充分欣赏、感受不同的艺术美,将美术元素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动手进行陶艺制作,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使幼儿不由自主地爱上陶艺活动,提升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如:绘本《笨拙的螃蟹》中,创作者用色彩鲜明的画面、细致生动的局部特写,为孩子们刻画出一个可爱、充满童趣的小螃蟹尼尼。“孩子们,你们找找尼尼在哪呢?”“尼尼的钳子真大呀!”教师有效地抓住这个创作元素,引导幼儿对画面中多次出现的螃蟹形态进行细致观察,找出特点和不同。通过绘本欣赏为孩子们的陶艺创作积累经验与基础,充分调动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使他们在美陶活动中个个思维活跃,一个个形态迴异的螃蟹在小朋友的创作下栩栩如生。
3.绘本欣赏为陶艺创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绘本独特的创意与丰富的想象力,大大増加了幼儿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不是凭空的,而是在绘本插图的基础之上延续的、提升的。
教师在绘本教育中通过引导把这种想象迁移到陶艺创作中来,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想象,在陶艺创作中鼓励把孩子自己的思考和想象理解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绘本《逃家小兔》中,绘本作者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述了一段关于小兔和兔妈妈的对话,在对话中小兔子的创意和妈妈那诙谐、临机应变的回答,把孩子们的想像力拓展到了一个无限的空间。当老师问道:“如果你是小兔那你会变成什么呢?”“如果你是兔妈妈你又会变成什么呢?”孩子们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他们叽叽喳喳地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富有创意的绘本打开了孩子们心灵的另一扇窗,所有的奇思妙想涌上心头,之后陶艺创作自然也就难不倒他们。
二、选择适宜的绘本,精心解读
如何让绘本和陶艺活动更好的结合?选择合适的绘本,找准定位,把握绘本中的创作元素非常重要。在过去的经验中,我们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
1.绘本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不同,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心理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阅读绘本的接受程度也有会所不同。因此,绘本应选择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我们可以选择情节较简单、形象鲜明的绘本。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情节较简单、形象鲜明生动,故事中很多拟声词“啊鸣”、“咕嘟”的反复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小蛇滑稽、贪吃的模样深深的吸引孩子,适合孩子的模仿与表演。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绘本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才会激发孩子开始阅读,并从中获得单纯的快乐,体味到幸福。
2.绘本的创作元素要符合幼儿的陶艺技巧和水平
按照符合现阶段孩子的陶艺制作技巧和水平,通过深入挖掘绘本中的角色形象、故事情境、发展情节等元素,挑选适合的绘本,更有利于激发幼儿对陶艺创作的兴趣,使幼儿更乐于参加陶艺活动,体验更多成功的乐趣,让幼儿在陶艺创作中提高造型能力。
如:在《爱吃水果的牛》的绘本中,作者借爱吃水果的牛为孩子们讲述了爱吃水果的就不会生病的小知识。通过欣赏绘本,孩子们深深喜爱上了这些水果。教师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分析后认为:小班的孩子对水果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掌握搓圆技能正是小班年龄段幼儿的陶艺技能水平。在陶艺创作中教师通过引导孩子利用颜色接近的彩泥进行搓圆,加以细节的刻画、添加辅材小叶子就能形象地表现出各种水果。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陶艺创作更容易让孩子在创作中体会到陶艺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绘本的内容要富有想象力
教师要选择富含想象空间的绘本,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使幼儿的创造力受到激发,让他们的想象爆棚,突破现实的限制,构造出一个个有趣的想象世界。
如:绘本《我妈妈》为孩子们描绘了在孩子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妈妈,她也许是电影明星、也许是老板、或者是超人……妈妈多变的形象带给孩子无尽的想象。“你觉得你的妈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教师适时引导激发了孩子们的强烈愿望,孩子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在陶艺创作中,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从自己的视角去刻画妈妈,通过陶艺创作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妈妈:有厨师妈妈、花匠妈妈、舞蹈家奶奶、裁缝师奶妈妈……都是孩子们心目中最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好妈妈。
富有想象力的绘本,既为孩子提供了想象的基础,避免孩子脱离现实凭空想象,又为孩子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创作空间,让孩子不受绘本中角色形象的限制,自由发挥,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欣赏在幼儿感受美、体验美的世界里打开了一扇门,而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陶艺创作活动则为幼儿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们也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愿以绘本为载体的陶艺创作活动,带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天空。
参考文献:
【1】王娟《学前教育与绘本教学技巧》,上海大众出版,2005
【2】《早期教育(美术版)2012年Z1期》
【3】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陶艺创作技法与欣赏》百家出版社 2005.2
【4】吕品昌《现代陶艺》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