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李长艳
[导读] 在当今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李长艳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二中学
        摘要:在当今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质疑能力是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于初中生而言,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贯穿每一节语文课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主动提出疑问,巧妙地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细读课文、巧妙提问、沟通交流三个方面入手,对于初中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能力;培养方案
        初中生的思维活跃,在语文课堂课中,会经常向教师提出问题,而大部分是与课堂知识无关的问题,一部分教师为了加快课堂的进程,将问题搁置,另一部分教师会耐心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延迟课堂的进度,而这样无法使学生在学习上得到很大的进步,质疑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大途径,其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出与课堂有关系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
        一、细读课文,挖掘学生质疑能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运用常规化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种方法,过于死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采取新型的方式,来逐渐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细读课文后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对于课文有更好地理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1】。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文章,总结文章的主旨,当学生对文章大概意思有一定的把握后,向学生提出疑问:“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获取到什么信息?”许多同学通过细读课文后,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进行回答“:文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爱自由快乐的心理,”却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在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作者的真正用意是什么,”教师就向学生揭示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通过这样的角度,使学生对于文本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在学习时无法看到作者真正的用意,问题意识淡薄,导致阅读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质疑,从此更好地提高情感价值观。


        二、巧妙提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在选取到合适的教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文章的大概内容有一定的理解【2】。再让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提出在阅读时遇到的疑问,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这一篇文章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疑问:“文章中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再进行回答,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对文章的详略有一定的了解后,便会存在疑问:“在战争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前两次不能开始战争?”教师在学生提出疑问后,对这一点进行解答,让学生设想在当时的情境,代入曹刿后会如何进行选择?会做出怎样的举动?让学生体会曹刿,作为一介平民,面对敌国外患,勇于挺身的高尚爱国情操,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在质疑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沟通交流,加强学生质疑能力
        由于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不同,这就造成了阅读差异,因此在阅读文本时,情感的体验也会有所不同,这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走进文本,通过情感的共鸣,提出自己的质疑,与同伴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孔乙己》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对话,形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在有问题时,大胆地提出,孔乙己这篇文章故事性较强,对于初中生而言,难度较低,故事情节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不应仅仅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的内涵,教师在学生自主对话后,提出质疑:“造成孔乙己的死亡原因是什么?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当时的社会制度?”让学生说出在阅读完孔乙己自己害死自己这样的悲剧后,有什么样的感受?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讨论,与同伴进行交流,描述自己的不同见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课堂的效率提高。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解疑解惑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更好地加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质疑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学会质疑,从而更好地解决语文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挖掘、提高、加强学生的质疑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秀花.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20, 000(004):50,52.
        【2】徐卫华.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成功密码:综合版, 2018, 000(005):P.58-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