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杨瑞敏
[导读] 近年来,我国德育教育的发展逐渐作为教学重点,在学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

        杨瑞敏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514000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德育教育的发展逐渐作为教学重点,在学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优美的音乐旋律,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推动了音乐教学的发展,也能够加强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关键词:德育教育;音乐教学;结合
        
        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很多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与之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观念,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艺术的同时,提高自身德育品质与综合素质,推动我国德育教育的快速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综合发展,也能够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
        (一)音乐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了解,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也能够为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提供便利的条件。比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曲,让学生能够沉浸在音乐当中,通讲述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来描述父母在生活中的不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学生讲述父母让自己特别感动或者难忘的事情,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就像这首歌里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所歌唱的那样,我们从嗷嗷待哺的小宝宝,逐渐长成健康成熟的大人了,在这期间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通过这首歌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同时能够明白当前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够不负父母的苦心,也能够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二)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好的音乐好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在音乐作品的欣赏当中,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来提升自身素质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在国家的发展中,很多音乐作品都融入了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赋予了人们更好的精神境界,通过作品的传播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艺术知识与文化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音乐的播放将自身的情感也融入进去,使其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也能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是音乐教学得到有效的升华。
        (三)音乐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音乐考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舞台歌剧、现场表演以及理论考试等模式。一般的学校考试采用的是汇报表演,通过为学生提出表演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创造及再加工,最终将完整的节目表现出来,让老师进行考核与评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素材以及舞台设计的研究与探讨,让学生在不断的排练与演习过程中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表演形式以及音乐鉴赏的能力。

除此之外,这种考试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在练习与表演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音乐与德育教学相结合的措施和策略
        (一)在音乐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
        在新课程教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背景下,音乐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老师通过对音乐艺术的相关特性的了解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综合,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表现形式与情感内涵的把控,了解到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傲视通过对歌词的研究,挖掘当中的具备思想性较强的音乐内容,结合音乐背景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提高德育意识,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体会歌曲的情感与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优秀的音乐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在歌曲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
        音乐老师既是音乐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老师在音乐课堂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德育教学的引导,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生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交流。比如在《黄河大合唱》这一歌曲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通过让学生欣赏聆听这首歌曲,加深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加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其次老师开始教授这一歌曲,并对每一句歌词进行阐述解释,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唤起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句歌词必然能够激起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祖国的发展与繁荣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老师这这一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还可以通过激情的演唱或演奏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道德素质的养成。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除了音乐课堂教学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成为帮助学生连接人与自然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通过排练演出,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身优点,树立良好自信心,也为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学校通过把艺术表演小组作为教学改革新手段,成立艺术团体,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与品质,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使学生在理解音乐教学知识、内涵,在音乐鉴赏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操与道德,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学是主流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课堂音乐教学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热情。老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以及生活实际的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之情,启迪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提供有力的帮助。在音乐教学当中融合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润静.浅谈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J].考试周刊,2017(03):175.
        [2]张锦锋.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智库时代,2019(34):171+176.
        [3]贺婷婷.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德育的魅力——浅谈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15(3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