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爱民
湖南省宁乡市玉潭街道实验小学 湖南 宁乡 4106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学生的能力有限,在体育运动中表现不佳,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此时如果教师选择强行要求,很容易导致学生们出现反感情绪。为此,教师就要注重情感引导,渗透“情智共长”的理念,促使学生们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课程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课程;情智共长
引言: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开展体育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提升身体素质,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为此,教师就可以树立“情智共长”的基本理念,基于情感因素本身,对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展现教学活动的艺术性特点,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对“情智共长”的理念予以确立
(一)智能因素——通过情感促进体能和智能发展
体能是指学生在对外部环境适应时展现的能力水平,具体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健康体能以及竞技体能。相关研究发现,通过情感刺激,可以有效提升人体体能和智能水平。为此,教师就可以渗透情智共长理念,将情感作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给予鼓励,让其正确把握自身现阶段的身体状态,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参与到体能训练活动中,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促进个人发展。
(二)情感因素
从某种角度来说,情感是对教学活动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体育活动中,经常需要参与者相互配合,一起完成任务,因此就会产生团结友爱、忘我奋斗、勇敢、顽强等精神力量,使其认知范围有所拓展,增强了活动水平。不仅如此,学生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更为灵活,在面对相同问题时,能够做到全面思考,逐步增强了个人素养。
二、应用以情优教的教学模式
(一)热情
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便是育人,育人的首要方向便是培养道德水平,而热情则能够将教学活动完全点燃。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理应将品德教育、体质增强以及技能掌握联系在一起,促使体育教学的育人效果得到体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充足的热情,认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每个学生的个人变化。
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天赋水平有着一定要求,每个人天生个人素养就完全不一样,运动能力有高有低。在一个班级中,普遍会有“体育后进生”存在,而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完成各种运动动作,而有些是因为情感原因,较为自卑,不愿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理性面对,将情感作为基础导向,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依靠鼓励、信任以及尊重,帮助其提高自信心,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练习任务,逐步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任务,让其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身极限;而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难度较低的任务,确保其完成相应的动作即可,没有特别多的要求,让其体会运动的乐趣。如此一来,各个层级学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满足,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即便一些后进生的能力有限,在发现自己同样能够完成训练任务后,也渐渐产生了自信,从而更为努力,尝试与学优生缩短差距。
(二)深情
教学活动应当有其特点,特点则需要将个性作为中心,而通过教师的深情,则能对教学起到促进效果。当教师深情投入之后,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为此,教师理应时刻渗透“以人为本”理念,为学生创设优良的环境,营造民主氛围,将学生的个人差异作为起点,对每个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之后再依靠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中,深入体会和感知,体会运动的价值和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还要做到“寓境于体”,以此促使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被完全激发出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有所不同,因此采用的方法也要有所差异。
例如,在给低年级学生上课,由于其年龄较小,运动能力不强,因此就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诸如,为了完成跑步任务,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猫捉老鼠”的游戏,几名学生扮演“猫”的角色,其他人则扮演“老鼠”,当“猫”捉到“老鼠”之后,双方身份互换,游戏继续。小学生普遍喜欢游戏,因此就能积极参与,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运动能力。而在给高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理应将教学重心放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其个性特长的发展。比如,大部分学生对于长跑往往有恐惧感,不愿意参与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感,让学生有种愉悦感。因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讲述知名运动员王军霞的真实故事,并尝试对其训练的场景展开模拟。通过聆听和学习后,学生们逐渐被王军霞的精神魅力所感动,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三)激情
学习需要以兴趣为基础,而激情则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当教师充满激情地进行授课时,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理应将“健康情绪”当作衡量学生健康水平的基本因素,确保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既快乐,又自信,真正做到健康成长。为此,教师就可以采取“双主体”的教学方式,将体能训练和心理拓展全面结合,以此实现思想和理念创新,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在开展团队活动时,教师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差异明显的学生分别合作,懂得如何去适应别人,也能认真感受胜利与失败,从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水平以及心理素质都能达到更高层次。
(四)真情
教学活动理应注重情感,情怀则需要将身教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就要投入自己的全部真情。伴随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学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拥有了许多机会。为此,教师就需要保持一颗诚挚的心,带着真情进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带着爱心对每个学生认真指导,从而使其形成优良的价值理念,具备较高的整体素养。
对教师而言,身教的重点在于言教。教师需要时刻以高标准自我要求,为学生们树立表率,并将情智共长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对每一名学生有效引导。学生们在教师长期的感染与熏陶下,自身价值理念也会有所改变,渴望成为一名像教师一样的人,同样会严格约束自我行为,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各项训练任务。久而久之,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就会达到更高层次。
三、加强知情交融的教学反思
教师理应时刻养成优良的反思习惯,以此促使教学活动更具艺术化特点。每天教学活动结束后,都要给自己的表现打分,找出其中的不足,思考改进的方式。基于情智共长的理念,教师主要需要思考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怎样通过增强智能的方式,将学生们的潜能全部发掘出来,其二是采取怎样的方式,能够将情感教育渗透到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较强的知识能力,还要具备优良的个人素养。正是这一因素,体育教学就变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授课时,理应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坚持情智共长的基本理念,对学生的智能因素、体能因素以及情感因素倾情关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国斌,以情优教,情智共长——小学体育"情智共长"教育理念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月刊,2018(15):45-46.
[2]陈健.以情优教,情智共长——小学体育“情智共长”教育理念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6(12):00035-00036.
[3]许嘉美.用心育爱情智共长——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J].现代教学,2017(23):25-26.
[4]张绍桂.情智共长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J].天津教育,2016(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