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先畏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职业学校 237200
摘要:职业学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能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也能促进学生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地理教学在人文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中职学校的地理教学实际,从如何塑造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愫、树立学生担当责任的意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人文素养;教育
近年来,职业学校通过积极的探索实践,在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素养虽然有了明显提升,但“重技能,轻素养”这一具有很大普遍性的职教短板,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中职学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能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也能促进学生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培养方向上趋向“和谐的人”“完美的人”。
所人文素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继承和发扬人类灿烂的文化果实,取其精华,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让他们健康稳定的发展。地理教学在人文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基本人文素质、人文情怀,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做人”。
一、融入人文教育思想,塑造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融入人文教育思想,首先需要奠定相关理念。意识能够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而人文教育思想理念的贯彻则可以有效引领地理课程教学,保证其更加具备人文思想。因此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其与地理学科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是从不断的改造自然走向人类文明的。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我们进行严格的科学探究,运用科学知识分析研究,最终实现理论形成,以此来来促进整体科学发展的目标的实现。人类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品德,在具体的科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凭借坚强的意志以及超卓越的勇气来实践和探索。甚至有些科学结论是相关探究者利用用生命换来的,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弘扬和传承的。我们必须在具体的中职地理教学中为学生讲述这些相关的知识理论和传奇故事,帮助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品德以及追求真理的毅力,将相关的为科学探究付出努力的人的事迹讲述给学生,让中职生以他们为榜样,更好的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行以及整体的知识框架[1]。
二、挖掘课程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愫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必须要有民族荣誉感以及道德感。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下,要全方位的了解国情,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具体的爱国活动中,能够维护自己祖国的尊严,尽管我国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他们本民族应有的特征以及发展规则,我们依然要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维护祖国的发展和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土,丰富的地理资源,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2]。当我们在讲述自己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这部分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我国的整体地理资源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认识,逐步了解我国的整体资源特性,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资源大国。
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每一名中职生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更拥有更好的道德情操,做一名乐观积极,品德高尚的中职生,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们中职地理教学中应当注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值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对于我国整体的地域进行讲解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整体的国土面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整体的国家实力,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用辩证的态度看待我国的整体地理环境以及人口情况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地理知识来帮助学生树立对于国家的整体的崇敬和热爱,帮助学生进对于我国进行一个整体的了解,充分的培养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开阔全球人文视野,树立学生担当责任的意识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实现全球视野的开阔,了解不同种族国家、宗教甚至民族的文化差异以及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构建完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比如:在对于亚洲区域文化进行了解的时候,要通过具体的风俗、饮食和着装等方面展开讲解,让他们深刻的感受到不同民族以及国家的整体文化差异以及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我国在引入西方国家的民族风俗的过程中实现了何种文化交流和融合[3]。民族文化的融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框架的拓宽,还能够更好的拓展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可以打开看世界的窗口,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能够具有更高的站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具体的讲解中要帮助学生对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自我提升。
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影像以及图片中了解到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本地区所拥有的不同的地理资源,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了解到由于资源引发的战争以及民生等问题,结合国内外形势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让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运用动态的眼光看世界的风云变幻、云卷云舒,在变化中分析得失利害,判断发展方向,感受和平不易,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国际化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构建对于国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4]。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人类只学习一种技术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只能获得成长的技能,但是缺乏对其人格的建造。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育对于职校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不仅教要会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认识地理事物,了解人地关系,崇尚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多元的人文素养,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操,树立放眼世界的全球意识,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塑造学生睿智的灵魂人格、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崇高的道德情怀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斌. 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方案探析[J]. 成才之路, 2019, 602(10):000192-000192.
[2]赵明琼. 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与人文关怀[J]. 报刊荟萃, 2018,45(3):000156-000157.
[3]王崇德.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途径[J]. 天津教育(下半月), 2019, 1000(020):000129-000130.
[4]牛星果. 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1000(13):000142-00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