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张婷立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改变了传统教育目标,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更注重学生们核心素养的提升,

        张婷立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自贡衡川实验学校 6432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改变了传统教育目标,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更注重学生们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核心素养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为此,小学英语教学也做出了全面改革,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理念,不在只关注学生们的单词、短语记忆和考试成绩,更多的将关注点放在了英语运用能力上。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知识,培养小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才能更好的运用英语知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交际能力;提升
        引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流程的进行交流,因此,在核心素养教学的基础上,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们大胆的自我展示,并促进良好的英语教学水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认知,将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作为教学中心,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们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英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小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面,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以往的教学更关注学生们的成绩,却忽略了学生们的口语培养,导致出现哑巴式英语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们虽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英语成绩,但是在说英文的过程中却很难做到流利。在进行口语课堂的训练时,学生们经常羞于表达,导致参加口语交际活动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其次学生们对口语的语法掌握不扎实,在口语交流时吞吞吐吐,并且经常会出现错误的现象。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策略
        为了更好的解决当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难题,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交际机会,让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兴趣
        无论任何阶段任何科目,兴趣都是最好的教学途径,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想要提高学生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必须从培养小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开始,小学是学生们培养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往往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教师应该基于这一特点,积极开发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每一次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交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然后在Unit1 《I’m  New Here》教学中,教会学生们运用“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she doing?”等句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联系句式的使用,从而学会正确的交流方式,促进学生们 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创立情景教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吸引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采用思维导图教学,创立小学英语课堂的情景教学模式,帮助小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例如:在川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的教学时,首先应该要求小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并且小组编排英语情境舞台剧,题目是关于“周末我们做了什么”,并且要求小学生们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单词,完成短剧的编排和表演。在正式上课时,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进行短剧展示,从而为教学内容建立一个思维导图的情景。在校学生短剧表演结束后,英语教师可以将“A week of activities”作为主题,让小学生对自己的“Monday”到“Sunday”所进行的活动进行描述。小学生从“Monday”到“Friday”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但是到了周末,许多小学生会与家长一起“Go to the park,Goswimming,Watching the movie”等。通过开展小学英语课堂的情景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能够让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在课堂学习中更具参与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英语核心素养。
        (三)创设交流氛围,摆脱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们往往受到课堂死气沉沉的气氛影响,怯于与别人交流,因此,交流氛围的构建十分重要。为了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帮助学生们克服交流障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给予学生们鼓励,即使学生们说错了,不要急于批评,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的敢于表达,然后耐心的纠正学生们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
        例如:为了摆脱学生们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们敢于开口育人交流,教师应该耐心诱导,不断鼓励学生们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在讲解“Our Dreams”时,教师可以引出一个开放性问题:“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dreams.”在学生们回答自己的梦想后,教师应该给予语言鼓励“Well done,It’s good dream.”无论学生们给出怎么样作答,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们积极表达,从而提高学生们口语交际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学更注重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们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积极创新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交流兴趣,同时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 程晓堂 . 中小学外语教学 [J]. 北京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