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棣
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 山东 淄博 256300
摘要: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重视生命以及提升生命价值的核心渠道。生命教育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促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生物教师应当主动担当起生命教育的重责,将生物科学知识与生命教育融会贯通,从而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促使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教育;案例研究
引言: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素材,利用这些内容去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形成珍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正确价值观,是切实可行的。但就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而言,对于生命教育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与枯燥,阻碍了高效生命教育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了生命教育的案例研究?,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一、创设相关情境,体会生命价值
为了提升生命教育的高效性,教师可以创设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究活动,带领学生满怀激情的投入到生命教育课程中,领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教师通过“填鸭式”教学不足以使学生充分感受生命的奇妙意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文字、视频与音乐融为一体,使学生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如感受生命的神奇与特别。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生物《内环境的稳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该章主要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进行介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视频,以动态且生动化的教学方式展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白生命的特别与神圣,明白生命存活的条件以及人体细胞与器官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有关人生与社会问题,使其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与珍贵,提升其在家庭、社会以及生活中的担当,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在此学习情境当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生物知识,还可以感悟生命的真谛与重要性,体会生活的内涵,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1]。
二、深挖课本素材,调动生命情感
高中生物课本推崇“珍惜生命、重视生命的”的核心理念,因此有很多内容可以使学生去感悟生命的珍贵与意义,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课本含有的有效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合作学习模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生物《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详细介绍了自然界生物适应生存的环境以及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学生主动对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进行珍惜与尊重。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刻的领悟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全体性的交流学习中要求学生去理解与掌握重力、温度以及环境等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并在该章节讲解过后,促使学生围绕影响菠菜与菊花开花的因素是什么?进行探讨,课堂互动氛围尤为热烈且活跃,有的学生认为是日照长短的原因;而有些学生却认为是由于综合型环境原因。
随着对生物教材内容的深层挖掘,学生可以通过重力、温度以及环境等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去建立调节适应观,从而充分明白自然界生命的真谛与神奇。
三、加强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初始之美
地球上的生物在经历了漫长的成长与进化以后,彼此之间都保持着较为和谐与平衡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所以,教师应当利用丰富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当中去感悟生命的初始魅力,充分导入生命教育。可以实施的生物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如生物主题活动、生物调研活动以及自然兴趣小组活动等。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该章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生物与自然环境,其教学任务在于促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并知晓构成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过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生物调研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再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对校园中的生态系统与结构展开调研,互相分享最后的研究成果。有的小组以校园花园为研究目标,从花园中各个种类的生物,如花、草、昆虫以及显微镜下的细菌等,而有的小组则选择校园中的池塘为研究目标。最后,教师让小组组长上台汇报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在黑板上画出有关的生态系统与结构,然后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讲解与分析,从而使学生感悟生命的神奇与微妙之处。
四、渗透环保教育,强化生命意识
人类虽然属于自然界中的一员,但是却属于生物之中的高级统治者,更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与效益需求,对生态系统与自然界带来了无法扭转的损害,随着岁月的不断更迭,人类渐渐意识到破坏生态系统的的危害,以及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地球环境的严重损害,各种污染使人类自食恶果,出现多种不可挽回的疾病,绿色环保这一话题也在近些年来愈演愈烈。所以,在高中生物生命教育中,教师应当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立足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其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使学生从小做起,学会保护自然环境,为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帮助[2]。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到郊外的生态环境展开调研,到湖边去观察水中生物,对天空飞翔的鸟儿进行密切观察。或者是直接对身边的人群展开调研,如向当地老人询问其幼儿时期的生活环境,并与近些年的生活环境展开对比,找出环境被破坏的切入点。从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与环境被破坏对人类的危害,从而从自身做起,学会爱护环境,绿色环保。最后,在调研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针对环境污染的一些问题,提出保护环境的有效性措施,从而强化学生的生命感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其不仅是值得珍惜的,更是无可代替的。所以,生命教育值得生物教师密切重视与研究。在生物课堂开展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课本内容。将生命教育完美渗透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感悟与体会生命真谛与价值中珍惜与重视生命,从而树立正确且积极的生活态度,体验绚丽多彩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燕红.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案例研究[D].
[2]李云蕾.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