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冯永军
[导读] 分析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将2018级护理专业12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冯永军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将2018级护理专业12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改革式教学模式,经本院研究出的考试问卷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学生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习成绩中实践成绩(92.54±6.17)、理论成绩(93.17±5.68)高于对照组学生学习成绩中实践成绩(66.59±4.26)、理论成绩(71.48±5.72),两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改革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对提升护理教学质量水平及学生护理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护理基础属于护理专业学生中综合性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基础、护理知识技能、专业成长、信息处理、专业价值观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该课程主要以实践教学是实现学生角色转换和适应阶段为教学的主要环节,可有效保证护理专业教学质量,成为培养临床全面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护生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较多,其中改革后教学方法较多,如何有效实施,进一步提高护生管理和教育水平,改正护生对护理服务的理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1]。本文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实施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级护理专业12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中女56例,男4例,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3.5±2.2)岁;对照组患者中女53例,男7例,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2.5±1.4)岁,两组学生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本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执行能力较强;(2)学生学习态度良好且无逃课情况;(3)学生自愿参与到本次实践中。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措施,通过讲解教学为主,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其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训室学习实践,经教师教学-学生示范-学生实践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
        实验组患者采用改革式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常规护理基础教学,无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后充分发挥处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护理基本内容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践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知、思维、记忆等多种方面,通过适当鼓励和指导培养出学生教学思维及实践能力,通过安排相应课后练习,强化学生记忆力,加强学生能力,。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根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式及护理效果、不足之处及科学合理性,通过综合分析让护生充分发现护理实践中的优点及缺点,加深学生对护理知识理论及操作内容[2]。
        (2)建立护生学习团队,以角色轮换的方式保证学生之间相互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并自身各有各的任务,让每为学生必须参与到此次实践中,同时每位团队成员担任组长,经团队管理中发现自身价值,提高其责任心,将自身不足之处给予改正。在学生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学院专业教师和附属医院临床护理教师承担其基础护理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在校内护理实训室设置临床真实案例,经分组、分科将实习课搬到医院病房,让学生身临其临床护理操作过程及对患者治疗及康复时期的临床操作教学质量,最后由学校教师与附属医院共同负责患者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实施和考核水平,做好高水平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学生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制定教学方案及基础性护理情景模拟案例,为学生学习方向做好准备[3]。
        (3)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情感、知识及技能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形成专业的护理观念,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医人文素质融入到学习当中,诠释传统的仁爱思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多角度、变化性的问题角度后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将操作技巧、护理礼仪、人文关怀、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价和总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解及思想。合理设计并改造《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关怀素材,合理融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价值,同时教师可以“国外临终关怀护士护理日记”为素材,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濒死患者的家属及相应医护人员的临床感受,经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医护人员如何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临终关怀,深刻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的作用和价值[4]。
1.3疗效观察及评判
        经本院专业护理学者及相应教师共同研究出考试问卷进行考核,以百分制形式,对比两组学生学习成绩。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通过对护理学基本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改革,进一步提高护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正确及创新性的学习过程及方式,保证学生之间有效讨论,最终经教师正确指导及合理教学计划,提高护生护理礼仪、人文关怀及应急反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的循环价值及教学质量。本次文章主要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借助于改革后的护理教学方法,培养护理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学生护理急救能力。通过实施持续性高的质量控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及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促进教师及学生之间共同学习护理知识的效率及质量。为了保证人文关怀教育的“全时”性质,可建立出以《基础护理学》课程为主的微信群和公共平台,保证其教学价值及创新性不断延续,为国家及临床培养出综合型及高质量的护理学人才[5]。
参考文献
[1]陈佳.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10):13-14.
[2]韦莹,张洋.EIP-CDIO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6):40-41.
[3]杨支兰,孙建萍,乔永丽等.《基础护理学》课程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01):100-102.
[4]鲁玉苗,付艳芬,李占琼等.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159-160.
[5]李雨昕,杨美芳,杨茜.CDIO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