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娟
山东省德州市德州东城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个性得以提升和发展,从而培养出综合性素质人才。生物课程是初中阶段重要构成,而生物教学课堂则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平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巩固所学生物理论知识,还能让学生在亲身实验中寻找到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关键点,并且提高自身动手操作能力,最终有效解决问题。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将生物实验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优化实验流程的重要举措,所以本文针对当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探究;策略
1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是学习的主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迫接受知识,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符。学生不会主动投入学习,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时代在进步,学生的适应能力也必须随之提高,才能在踏入社会后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快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我国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生物教学方面,而科学实验是学习生物的必需环节。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农村地区学校的生物教学设备较少或较老旧。因此,农村学校更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利用农村的天然优势提高思维能力,促进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生物实验中涉及到很多探究性活动,像种子萌发的环境探究、种子发芽率的测定、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等。在这些活动中,大多数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同时也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但当下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娇生惯养,很少做家务,同时也失去了很多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这一缺陷会体现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强烈的动手意识,甚至在动手操作中频频失误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物实验探究过程。比如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剥洋葱,有的嫌洋葱呛眼等,对于洋葱切多大块,吸水纸用哪只手拿等问题不断,充分反映出动手能力和模仿能力严重不足。
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措施
3.1明确目标,帮助学生正视实验
初中的学生在初中之前很少能接触到生物实验,进入初中,对生物实验也并不了解,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慢慢认识生物实验。教师要在日常的生物课程中贯穿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在每场实验教学前,明确实验目标,要让学生知道这场实验是为了什么?这场生物实验能起到什么作用?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做“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这场实验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该实验的目的,让学生带着目的做实验。这场实验可以让学生看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帮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增长学生的知识。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实验的重要性,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打下基础。
3.2提前预习,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生物实验教学和一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同时,生物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也不相同,生物实验需要小动物做实验标本,所以有些学生会因胆怯、害怕而不敢做这些实验。
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次生物实验课程之前,对学生做好课前培训,带领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让学生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比如:在“观察蝗虫”这项实验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蝗虫的形态特点,所用到的实验材料有蝗虫、镊子、放大镜、解剖盘等。教师带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知识,减轻心中的负担,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要动手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程要想有效实施,自然需要具备基础的实验设备,这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部分初中学校缺少实验设备,无法展开实验教学;还有部分初中生物教师觉得只要借助实验结论即可,毕竟考试并不会考实验操作,所以只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替代学生实验操作,在这种现状下,学生对于生物实验自然就无法产生兴趣。生物课程很多知识点都源于实验,学生在实验操作以及观察中,能够无形中掌握一些生物知识,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所以说,教师要想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一定要借助于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因为只有学生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从而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之中,教师在展示显微镜之后,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学生的这些疑惑来有效激发学生实验操作兴趣:“同学们,这叫显微镜,能够看见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东西,你们有没有兴趣亲自观察一下?”通过这一导入来有效激发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显微镜使用之中,从而有效保障生物实验教学有序实施,而学生在亲自使用的过程中,其动手能力自然也能得到提升,最终真正有效实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一目的。
3.4规范实验流程,让学生懂得如何动手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除了要激发学生实验操作兴趣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实验流程进行规范,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学生乱动手操作现象的发生。部分生物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危险,学生乱动手亦或者是出现了违规操作现象,一方面不仅会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也无法得到实验结论,更遑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明确,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实验原理、步骤方式以及目的,在了解实验操作事项之后才能进行实验操作。若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实验的化,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先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形成一个系统的了解,之后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实验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动手欲望,而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加强巡视,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得到发展与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生物教学意义重大,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实验情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宁刚.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9(11):221-221.
[2]叶永萍.利用网络资源深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55):158-159.
[3]马玉珍.基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探究及优化策略[J].好家长,2019(7):159.
[4]庞保平.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9(4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