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妇饲养及其仪器制作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文彦华
[导读] 鼠妇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里“光会影响鼠妇生活的分布?”。
        文彦华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中学 557106
        
        摘要:鼠妇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里“光会影响鼠妇生活的分布?”。笔者从鼠妇的介绍和研究价值、鼠妇饲养仪器的制作思路和方法、探究不同土质和湿度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等带动学生自主研究鼠妇的饲养和仪器制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还可以为药用提供货源的作用。
        关键词:鼠妇饲养   仪器制作   实践
        在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的实验“光会影响鼠妇生活的分布?”也是七年级学生上的第一次实验课。但是由于鼠妇生活环境严重被破坏,再加上每年学生采集做实验过多,使现在上到此实验时,所有老师几乎无材料(即无鼠妇)而不做,这样导致学生的教育无法得到更深层的了解和掌握。
        为了克服无材料不做实验的弊端,高效课堂得到施展,于是笔者与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试对鼠妇的饲养和装置设计进行研究。成功后,为以后各学校生物教师提供的饲养仪器和学会培养鼠妇的方法提供借鉴,使学生得以用鼠妇完成实验的作用,当然还可以为药用提供货源的作用。
        1.鼠妇的介绍和研究价值
        1.1鼠妇的介绍
        鼠妇(?Porcellio?laevis),俗称米汤虫、潮虫子、潮虫、团子虫、地虱婆、地虱子、鞋板虫、皮板虫、西瓜虫等,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软甲纲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注:鼠妇不属于昆虫)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1.2鼠妇的研究价值
        鼠妇既是初中生物实验的研究对象,也是种重要的药用动物。即一、鼠妇的研究价值:当前教育界中,正在掀起素质教育的时代,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而生物学,恰好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理论或结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才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例如鼠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动物,此实验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但是由于鼠妇生活环境严重被破坏,特别是城市中水泥硬化,根本无法找到鼠妇,再加上每年学生采集做实验过多,使现在上到此实验时,所有老师几乎无材料(即无鼠妇)而不做,这样导致学生的教育教学无法得到更深层的了解和掌握。二鼠妇药用价值:鼠妇虫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酸,入肝经有破瘀血、消症瘕、解毒、止痛利尿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鼠妇具有镇痛、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尤其在治疗皮肤病3-5及癌痛方面69疗效显著,其药用前景非常广阔,市售鼠妇药材一般为潮虫科动物鼠妇或卷甲虫科动物普通卷甲虫的干燥全体,其中以鼠妇为主,均为野生资源。由于其在临床治疗癌痛方面表现出优于杜冷丁且不成瘾的效果,因此,对鼠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为过度采集也导致自然资源的匮乏,人工饲养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药源不足这一问题,也对保护鼠妇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人工饲养条件下影响鼠妇存活率的相关生物因子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2.鼠妇饲养仪器的制作思路和方法
        2.1鼠妇饲养仪器的制作思路
        探究仪器制造因子:材料和结构。仪器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而设计出材质和结构不同的仪器。于是提出以下两种问题和两种假设
        2.1.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什么样的材料生活会好些呢?
        作出假设:假设鼠妇喜欢在木料箱或塑料箱上生活。
        2.1.2提出问题:鼠妇喜欢什么样的结构生活会好些呢?
        作出假设:(1)鼠妇比较喜欢单层结构生活多。(2)鼠妇比较喜欢二层结构生活多。(3)鼠妇比较喜欢蜂窝结构生活多。

老师和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有步骤的制造出如下图
        
        
               
        3.实验方法
        3.1探究不同土质和湿度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3.1.1探究不同土质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主要探究的是土质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即相同点:材质都是塑料,且都是单层;鼠妇成年数量均为30只,喷水、换食物及所置环境都是相同,不同点:土质(新旧土壤)、湿度(20%和40%)。每3天饲喂1次,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经饲养30天后记录各土壤下鼠妇的存活率。又重复第2次试验,统计结果数据悬殊不大。
        
        即通过此次的研究饲养、观察、6、7两个月后统计得出,鼠妇在有腐殖质的旧土壤存活较多,而且还有幼虫存在。结果分析,旧土壤第一利于鼠妇钻进去,有提供隐居或藏身的场所;第二旧土壤还可以提供一些可食用的食物,因为饲喂时发现旧土壤盆里面的菜叶被咬出小洞较少;第三旧土壤还有保湿保温性也比新土壤好。
        由此得出:鼠妇喜欢在腐殖质的土壤里生活较多。
        3.1.2探究不同湿度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主要是探究湿度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即相同点:材质都是塑料,且都是单层;鼠妇成年数量均为30只,喷水、换食物及所置环境都是相同,不同点:湿度(20%和40%)。每3天饲喂1次,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经饲养30天后记录各土壤下鼠妇的存活率。重复2次试验,统计悬殊不大。即通过此次的研究饲养、观察、6、7两个月后统计得出,鼠妇在湿度为20%的旧土壤存活较多,而且也还有幼虫存在。结果显示分析,由于对鼠妇研究的地点是在贵州省雷山西江乡镇中学,森林覆盖率较好,即便是夏天,气温也没有那么炎热,而且我们还在生物实验室进行探究鼠妇,所以要求湿度就相应要低得多的原因。若是在室外或城市饲养的话,湿度应相应的提高到30%、40%为好。
        如上图,由此得出:鼠妇喜欢在湿度为20%的土壤里生活较多。
        3.2探究不同材质和结构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此次的探究,主要是探究仪器材质与结构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的探究,即探究鼠妇喜欢在哪种材质的仪器生活?探究鼠妇喜欢在哪种结构的仪器生活?在饲养时(即2019年8月2日),强调相同点:取饲养箱6个,在每个箱内放进去的成年鼠妇数量都是30只,仪器大小相同,分别喷水、投喂食物、土质(以上次培养较适合的土质是腐殖质土壤,实际上也是对土质的再次验证。)以及所置环境都相同,强调变量:①木质箱子与塑料箱子,②一层箱、二层箱、蜂窝箱的对比。为了防止鼠妇逃跑,塑料箱子用箱盖盖上,木箱子先用纱布密封,再用玻璃(玻璃盖住主要防止水分过快散失)盖上即可。
        此次的探究虽然有两个问题的探究,但是实际上只做一次试验就可以得到验证的。如下图所示。
 
        经过八、九、十三个月的饲喂、观察之后,即饲养重复3次,清点各箱内鼠妇生存记录数量显示:塑料箱内鼠妇存活和下一代数量都多于木质箱。
        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1)材质问题:塑料箱保湿性较好,即不吸收水分,水分蒸发也不易造成干燥;而木质箱保湿性较差,即木质有吸收水分特性,只有定时喷水保湿才行。(2)结构问题:单层保湿保温性略差些,主要原因是单层比较拥挤;双层保湿保温相对较强些,且双层面积肯定大多了,鼠妇也不那么拥挤了;蜂窝型养殖,实际上面积也大大增大多了,保湿保温也好,活动也很自如,主要是栖息地更加安全了。
        所以得出:鼠妇喜欢在蜂窝型的塑料箱内生活,其次是双层的塑料箱内生活。
        4、结论与讨论
        鼠妇喜栖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人工饲养时,对饲养箱的设计必须是蜂窝型或两三层的结构,并且栖息的土壤湿度和土质对其存活率的影响非常大。幼体鼠妇体壁骨化程度低,身体柔软,影响尤为明显在湿度为20%时,产生的幼体鼠妇较多,随着湿度的升高,产生的幼体鼠妇也相应减少。湿度再增大,达到50%时,存活率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湿度过大,土粒会粘附在鼠妇的身体上影响鼠妇的运动或温度太低而影响生长发育。因此,人工饲养时应控制土壤湿度在20%(指的是在实验室饲养),土质为腐殖质为宜。
        人工饲养鼠妇时,选择适宜的食物也非常重要。通过对饲养时,还发现,食白菜叶,特别是莲花白菜叶类,鼠妇特别喜欢取食多。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白菜叶片薄、嫩,水分适中、表皮干燥,富含有机物多,符合鼠妇对食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浅谈鼠妇的饲养和管理》 伍群艺  云南省昆明市官度中学  560233
        2、《鼠妇的采集和饲养》 王源 丁梅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3、《 鼠妇的饲养 》   沈雁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春130021
        4、《鼠妇的知识介绍鼠妇养殖方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208/06/34235254_728508490.s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