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陆丽
[导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响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重中之重的重点工作

        陆丽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53220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响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重中之重的重点工作。目前我国农民工创业的融资难和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将严重制约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的进程。
        本文基于北部弯经济区返乡农民工创业调查研究,从农民工创业融资作为研究的入手分析,通过研究北部弯经济区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存在问题等融资问题具体分析,并针对北部弯经济区返乡农民工创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出有力的对策。
一 北部湾经济区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者自身认知水平
        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发现北部弯经济区返乡农民工普遍对创业融资政策缺乏了解,仍有部分返乡农民工只愿意利用自身储蓄创业,并未尝试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没有紧跟政策抓住政府资金、借助金融平台获得贷款,融资方式和渠道单一,其金融意识的提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二)农民工创业资金单一融资难
        笔者发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关于创业融资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如下:金融机构方面政策运行初期,遭遇较大阻力。主要有申请贷款条件过高、担保基金缺乏、银行等贷款金融机构自行设置附加限制条件。为了解决这一创业难题,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经多次沟通交流分析。并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等部门的交流协调,并组织地区政策业务培训会,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农民工抵押标的物少
        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在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中,由于农民没有抵押标的物为贷款风险提供保障,一般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觉得农民工偿还贷款能力低,回收贷款可能性低,贷款风险大,所以银行与及各金融机构都不太愿意为农民工创业融资贷款,就算给贷款,也是小额贷款,所以农民工没有抵押的标的物做担保,面临着创业融资困难。
        (四)创业者本身抗风险能力和信任度低
        经过研究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对待风险能承受的能力是比较低的,一方面是这样的,大多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创业者都是单独打拼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的,比较势单力薄,在面对风险时就很容易被击垮,所以本身抗风险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另外一方面是,返乡农民工虽然在外务工时会懂一点技术经验,但是往往还不足,在对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认证方面还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结合实践区分析的方面是很缺乏的,这就导致选择创业上投资大、不确定因素大、风险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民工创业信任度比较低,导致融资困难加剧。
        (五)创业项目没有经过充足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认证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四个市的返乡农民工走访调查发现,返乡农民工一般都是盲目创业,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单位看到别人开的小本生意,自己也盲目跟从,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进行专业的市场调查研究或者对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五 北部湾经济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有效建
        (一)丰富融资知识宣传
        1.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对北部弯经济区返乡农民工的融资进行全面知识帮扶指导,丰富、灵活政策宣传方式。积极定期到乡镇村耐心宣传并且开设创业政策服务咨询窗口,并大力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对申请补贴及贷款的程序疑问,并及时答疑解惑,双向交流,尽可能避免政策宣传过程信息不对称、失准等问题,加强相关创业融资政策宣传力度,鼓励真正有需求的返乡农民工多从正规机构获得资金支持。


        2.适时开展财务管理培训,提高资金管理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可否认,积极提供财政支持对于促进返乡农民工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使其学会在经营的不同阶段,学会管理和合理分配自己的创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可以考虑与北部湾经济区市高等教育学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老师、当地金融机构优秀理财经理接洽,在除开日常的技术培训工作外,适时组织返乡农民工创业群体进行资金管理方面的培训,对创业初期者侧重介绍科学高效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对创业较成熟者侧重讲授日常经营收入、资金链的分配管理,给农村地区这批有创业意识、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再学习的机会,减少其遭遇融资风险、面对资金链紧缺断裂的情况,更高效科学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供需不平衡问题,保证创业过程资金支持。
        (二)增强农民融资能力
        1.增加农民标的物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抵押标的物少造成融资困难的问题解决,如果农民工的土地使用、房子财产可以进行确认权,并可以加快速度流转的话,农民工能作为抵押的标的物将从无到有,有效增加农民标的物,增强农民的融资能力。探索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增加信贷产品类型探索创新抵押、担保形式新思路,金融机构可以逐渐扩大贷款的有效担保物范围。
        2.促进农民与金融机构合作,实行连保制,增强信任度
        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愿意为农民工贷款,或者尽管愿意给农民工贷款,但是贷款额度很低。主要是因为农民工收入低,存款少;对抗风险的能力低,信用较低。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多方面促进农民工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由政府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担保,并对其融资贷款的偿还承担连带责任。
        3.政府搭建创业平台,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
        组织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抱团前行,将单个个体力量凝聚成团体力量,组团出海,积极建立交流合作平台与及一些合作社,宣传团队的作用和力量,促进农民工团体创业,这样可以资源共享,促进资源优化增加抵抗风险能力;增强创业项目可行性;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特长,一起交流合作,增加创业成功几率。从而,这样各金融机构将会更加愿意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贷款,将可以解决很多在创业融资难上的问题。
        4.接触互联网众筹,尝试融资新渠道
        如今众筹的模式大大改变了融资形态,大大提高了融资的效率,省去很多灰色空间,甚至使得互联网上的每一位用户都可以成为“天使投资人”来支持自己看好的项目和经营者,虽然互联网众筹机制在中国目前还不是十分成熟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但是这无疑是以后中小微企业、个体融资渠道的一大新选择,即使是在电子商务发展不太全面的农村地区,未来也可以考虑通过该形式来筹得创业所需资金。笔者认为该形式尤其适合互联网众筹可以是未来考虑的一种渠道和方向。
        (三)加大创业补贴
        1.建立返乡创业基金
        可以考虑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在外的优秀川商,成立诸如“北部湾经济区创业基金”、“返乡创业天使基金”等覆盖多行业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专项扶持基金,拓宽资金扶持范围。特别对北部湾经济区特色沿海景区、特色风俗经济等特色产业经济加大力度扶持,并全面促进小康社会发展。
        2.尝试创业雏形期补贴,助力创业计划起步
        建议北部湾经济区市政府着眼于培养有创业想法、项目、技术与资源的返乡农民工,不仅在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后给予相应补贴和贷款,积极举办如“返乡农民工创业大赛”、“优秀返乡农民工创业计划”等评选活动,对于真正可行、有价值的创业项目给予适当的奖金奖励,并且利用政府在农民工培训方面优秀的师资力量,对其创业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帮助。
        (四)发展比较优势项目
        虽然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业规模较小,但是可以树立行业创业典型模范,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宣传、优秀经营者创业经验分享大会、专业人员技术指导等形式,鼓励结合地方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持续稳步经营、由小变大,努力争取政府相关资金支持,持续为经营事业添砖加瓦。利用本地的丰厚资源,发展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家菜、特色草莓园等果园、并积极开发乡村旅游经济;开发沿海特色食品、沿海旅游经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