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彧彤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鼎屏小学西校区
摘要:当一个人有了问题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当学生在思考事物和发现问题时,学生的洞察力、注意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都会显著提高,并且随着思考的深入,学生的创新创造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培养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投身实践发现问题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谈及,确保学生在遇到矛盾问题时能对矛盾进行分析并将其解决。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能力;探讨问题
数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还要注重学生观察事物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所闻所感,体会数学问题,进而树立数学意识。
一、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要想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培养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的步骤必不可少。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意识着手,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与生活是相互影响的。教师要将数学问题潜移默化地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1】。
例如:教师在教授“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这一知识点时,应用题的例题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近期的发展并不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学生对该领域的问题不感兴趣,大大降低的课堂效率。但教师换汤不换药地将问题以学生看得懂的生活化的问题呈现,如,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喝什么?再将准备的牛奶和查展示出来,说:“老师今天带来一杯牛奶和一杯茶,如果老师要配成300毫升的奶茶,老师要怎么分配牛奶和茶的比例呢?”以此方式将“比例分配”引入课堂,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对如何分配的数学问题产生了好奇,从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加强,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这不仅能让学生对明天教师的教学有个大致的了解,学生还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不同问题【2】。根据教师多年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将旧知识应用于新知识中,得出的结论与课本矛盾;2.对新知识的概念理解不透;3.对书本的例题的解法的问题。学生从自己疑惑的地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教师也好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进行教学安排。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节课,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下问题:1.应该划区被除数和除数的哪一个小数点呢?2.为什么不能将所有的小数点都划掉呢?3.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步骤?教师在根据教学反馈中可知,一部分学生对这节课掌握得不错,而另一些同学懂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不懂;则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还处于迷茫状态,完全不知教师所讲和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因此,教师在讲解学生问题时,可有针对性地讲解,并适当插入基础知识的梳理和讲解,让听得懂的学生对知识更加巩固,让迷茫的学生解除困惑。当教学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时,学生已经不自觉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开始动手实践,这就意味着,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为具体直观的知识。尤其是数学学科,极具抽象,许多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动手实践的话,是没法解决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学扎实,学会动手实践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在“角的分类和画法”的课中,教师可让学生每人在课前准备一、两把量角器,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几何画板展示。教师可先让学生画出已学过的角,如,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并检验学生绘画的正确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出两条重合的射线,并未使其形成刚才所绘的角,这时,教师可问学生:“老师刚才没有将两条射线拉开,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角度吗?”,这时,学生根据之前的绘图可知是零度角。上述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绘画中,让学生发现了问题,并简单地解决了问题。
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师可布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角色扮演或者开展一些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并借此机会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物体的表面积”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在教师分发下去的记录表上做好记录。课堂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对一个长方形纸盒,对其长宽高进行测量,并算出长方形纸盒每个面的面积。让学生自己研究三维图形的面积,让学生对空间几何有一个初印象,从而掌握矩形的表面积。教师可将长方形纸盒扩展到教师这一个几何空间中,在教师给定的长宽高的数据,计算教师要贴多少块瓷砖?等生活化的问题。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让学生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增强。
无论教育处在哪个时期,教师都应该以课标为中心,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何继超. 培养小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学好小学数学[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6(44):110-110.
【2】马六英. 如何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J]. 池州师专学报, 1998(01):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