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实验学校 400030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习作中产生的不足或错误,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以“一件有趣的事”为例谈如何在作文讲评中对学生进行二次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二次写作?
二次写作就是教师在学生写作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中的问题并改成一篇新的习作。学生仅仅靠完成语文课本上要求的每学期的写作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扩大写作量,加强习作指导,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二次写作”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在学生完成第一次作文之后,教师进行精心点评和激励,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加工。简单地说,就是把同一体裁、同一题目的写作进行两次训练。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作文”而言的,是一种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二次写作教学,要实现由传统教师评改作文变成学生“评——议——改”后再写作文,由教师的单一评改作文变成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改作文,体现教学过程的变化由重“评”到重“学”。所以,二次写作指导要求教学的重点由教师的“评“转移到学生的写作实践,要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对写作知识的领悟能力、运用能力。
二次写作指导课堂的教学应重在这个“二次”。个人认为指导的依据应放在学生第一次写作批改的基础上,即教师应该整理学生在第一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对全班同学的作文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发现优点,找出共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寻求解决途径,以便有的放矢。
二、如何在作文讲评中对学生进行二次写作指导呢?
二次写作指导的角度十分广泛,但每次作文指导讲评都必须要有针对性,以解决本次写作训练的最突出的普遍问题。一课必要让学生有一得,?唯有如此,学生才有收获,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写作在进步,真心愿意走进作文讲评课。而且,我们必须清楚一点,作文能力的培养并不能简单地只依靠一节课就能完成,所以虽然是二次写作指导,但是我们应该明确这节课要指导的“点”在哪里,即学生在此次写作中最困难或没把握好的部分,针对最突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加之二次作文指导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而且学生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过程性的,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一步到位。
此次我班写作的主要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审题偏差,没紧扣“有趣”;2.事件平淡,未见“有趣”;3.事件有趣,未见其趣。所以此次写作指导主要是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一)审题
审清楚题目很关键,也是作文讲评中最重要的部分。审题决定了立意和选材,也决定了文章能不能扣题。而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最把握不好的就是“有趣”二字,而且是“一件”趣事,不是几件或一些。审题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对“有趣”有个概念的界定,让学生先弄懂“有趣”的意思。“有趣”也分情趣和智趣,让学生明白“趣”才能写好“趣”。让学生明白作文题目的关键点,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趣”:有趣,是不是有意义?有趣,是不是有意思?有趣,是不是很好玩?有趣,是不是搞恶作剧?等。
(二)选材
理解清楚题目,确定好“有趣”点,再联系自己的生活选材,而且必须选择契合主题的素材,即便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也必须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展现出“趣”味。
联系自身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初中生创设作文写作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学生来讲,要想写好作文,关键不在于炫技,而在于选材——加工——表达。如何指导学生在将他选择的材料进行合理加工这一环节最考功力。而我们在作文指导课上,经常会进行大量的技法教学,而且经常是用举例的方式,通过对例子的剖析让学生掌握其特点及学会使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示例式教学在“是什么”这一部分作用鲜明突出,而 “怎么做”则偏弱。也就是,如何把别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能力这一部分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弱化甚至缺失,自悟力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自悟举一反三,但更多的学生在运用上出现了困难,出现听得懂却不会用的现象。所以,指导的重点是要教学生如何做才能写好“有趣”。老师可以示范引导,教方法。即教师可以先示范,怎样把一件事讲述得有趣,扣人心弦。先示范如何将平铺直叙的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要通过教师示范修改的作文,得出方法,然后才是学生按照此方法进行修改,一节课学生所得之点应重点突破,而不是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
(三)细节
此次写作“一件有趣的事”,是叙事的作文,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如果写得空洞,文章就缺少感人的力量,“有趣”也就变得“无趣”了。而“趣”具体怎么体现,也是作文为什么会出现高低的主要原因。很多孩子想的是,写一件有趣的完整的事,结果成了流水账,没有想到抓住有趣的细节。想要把一件事写得“有趣”,细节描写必不可少。如何把这篇文章写得“有趣”,也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地方。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指导重点放在抓住细节来写趣,即“如何让学生把细节写得有趣”上来,让学生学习用细节来表现“有趣”。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对于学生来讲,可以回忆教材范文写事中出彩的细节描写,我们学过的的课文其实就是最好的范文。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等句子中都有极精彩的细节描写。如“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扑”“抓”“忍”等动作描写,把一个担心儿子、爱儿子的母亲形象写得分外动人。
除了课文外,还可以选取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做范文,读给同学们听,让他们找找这篇文章写得好的地方,让一些没有用到此方法的孩子有借鉴,有吸收,有所得。同样,针对学生作文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指导,通过作文讲评得到指导匡正。选取一篇不那么好的文章让他们来帮忙改一改,同学的文章可能会让他们更有共鸣。之前我上作文讲评课,通常都是展示优秀的范文,后来我才发现,其实问题作文更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用同学的问题作文来进行讲解,他们会更有共鸣。如果在课堂上能当场把一篇问题作文修改成合格甚至优秀,对全体学生都会有示范作用。另外,问题作文比示范作文更好,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来找修改方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让学生的写作得到真正的提升。
让学生把一件事写得有趣,还可以指导一些其他方法。如放大镜(用夸张笔法,凸出特征),嘻哈镜(人物变型,脱离常规),还可以运用语言的陌生化处理等方法,可以给学生一些很好的启示。让学生在作文时学着对现实生活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不仅让学生学会对现实生活进行自己的再创造,还能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成就感。
另外,在课堂指导之后,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第一次作文中的不足,进行一对一的单独指导,根据学生的个别需要加以指导。比如有的学生在遣词造句方面不足,有的同学在谋篇布局、文章结构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同学是作文态度方面存在问题等。一对一进行指导,有什么问题就指导相应问题,一个个“过筛子”。当然一篇作文未必能让所有的学生做的面面俱到,可以在二次指导中结合该生最欠缺的方面进行指导。
总之,在初中语文作文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适当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二次写作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