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西宁市第十一中学 810000
摘要: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当代学生接收的信息量相较于过去多了不少,这些信息中也有很多是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所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的教育热点。心理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的教师,家长的支持也很重要,只有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加强家校联系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本文将对家校合作模式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模式
引言:长期以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由学校教师完成,主要以开展主题班会进行教育,班会课枯燥乏味难以让学生提高注意力,这样对初中生的心理教育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实际上,初中生心理健康不仅与学校教师的教育有关,与家庭也有很大关系,家长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学生除了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多,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家里,只有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加强联系,这样学生心理健康才能得到全面关注。由此可见家校合作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家校合作模式的理念
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初中生的成长教育环境对学生将来是否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着直接影响。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超负荷的信息量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所以这对教育的要求也变得非常之高,因此这方面的教育应往各方向努力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学生个人素质直接体现,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初中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能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体现。
家校合作的优势在于能将家庭与学校紧密结合,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交流,这其中包含了初中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也包含了初中生在家庭的教育环境。研究家校合作模式的专家黄河清先生也说了家校合作应包含合作的目的性、合作方式和合作情形等主要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学校与家长合作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不足”展开讨论,分别是学生认知不足、学校认知不足、家长认知不足。首先是学生的认知“不足”,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尚未完善,在生活学习上比较容易遇到困难,但是他们的认知不会将这些困难与心理问题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心理出现问题时会被自己习惯性所搁置。其次是学校方面的认知“不足”,在我国教育制度的限制下,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各项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而学校所开设的心理教育课也只是走一个形式,并未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依旧是得不到解决。最后便是家长的认知“不足”,很多学生家长会本能觉得学生已经长大不需要再像小学时期那样去操心照顾,这就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大因素,当代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急躁,只一心想着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对于孩子所提出的想法也缺乏耐心,这就容易使学生心理出现偏差,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无法得到家长的认可。
三、家校合作模式开展的方式和渠道
如何开展家校合作模式?应以哪些方面为切入点?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家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教育模式,在这其中应注意从多方面的途径考虑,从而确定不同的教育模式。由此,家校合作模式可以从以下两种途径展开,一是以家长为切入点,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参与学校开展的亲子教育活动,从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家长是学生成长的榜样,所以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是以学校为切入点,让家庭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例如,学校的电话访谈、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来体现家庭的教育功能,换句话来说就是使家长成为学生的家庭心理教师,在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时间,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从不同的途径入手家校合作模式可以开展不同的家校活动,完善的家校合作模式可以稳固家校合作关系,发展家校合作模式决定了家校合作的效率和质量。家校合作模式可以分为教育辅导模式和教育咨询模式以及其他多样化教育模式。
(一)教育辅导模式
可以通过一些常规活动进行辅助教育,例如家访、家长会、校园开放日、亲子拓展活动等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及学生的心理情况。教师到学生家进行家访时,可以真实的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在学校的状态是否存在差异性,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双方掌握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同时,这样的教育模式需要全员参与其中,让初中生的心理辅导地位提升到与各个学科相同的等级上,使得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引起重视。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推广者就是广大心理教师群体,因此可以通过教育模式的引导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教育咨询模式
教育咨询模式的第一要素是教师对于心理健康咨询这项工作的专业和技术这两个方面掌握如何,教育咨询模式可以参照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疏导方式,因此学校应具备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室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并保障心理咨询室相对的隐私性,这样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到心理咨询室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了解自身、了解社会,校园心理咨询室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所处的校园环境相结合,使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的残酷,这样当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解决,不至于内心崩溃产生偏激想法。
(三)多样化教育模式
多样化教育模式包含了心理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致力于学生心理辅导活动教学;心理学科教学,活动教学致力于“活动”并非“教学”,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心理教育课程作为相较于语文数学之外比价重要的一门课程,而活动教学更注重于学生是否能够融入丰富的心理教学活动中。心理咨询室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一个地方,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
四、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长时间以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得不到重视,都是由学校单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时间久了家长就会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对自身行为规范的要求。而家校合作模式的出现要求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一起为学生心理健康做出努力,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以及正确的教育模式才能使心理教育顺利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引起重视还能通过各种心理教育活动使家长学习到专业的、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学生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发展中,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中做出了贡献。比起应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不得不说家校合作模式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帮助家长了解学生,也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结束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社会人士的关注,家校合作模式的出现,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搭建良好的社会沟通桥梁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心理综合素质。本篇文章从理念、模式及作用全面论述了家校合作模式,在家校合作模式中运用了将家长作为学生家庭教师的理念,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模式,提高家长与学校联系的积极性,并努力解决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陆瑛.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9,842:69-70.
[2]王平平.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J].才智,2019,08:85.
[3]候丹,麻超,唐妤.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探索[J].校园心理,2019,1703:22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