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亲子女的心理问题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1邢向华 2聂云英
[导读] 单亲家庭是与双亲家庭相对的一种特殊家庭结构类型。由于家庭中夫妻之间离婚、一方死亡、遗弃、分居或其它原因等

        1邢向华 2聂云英
        1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新建路学校, 山西 忻州 034000   2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庄磨学区,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单亲家庭是与双亲家庭相对的一种特殊家庭结构类型。由于家庭中夫妻之间离婚、一方死亡、遗弃、分居或其它原因等,形成了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由于传统的家庭模式和婚姻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家庭离婚率的迅速攀升使单亲家庭的数目日渐增多。夫妻离婚是造成单亲家庭与日俱增的主要原因。随着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多,社会和教育界也面临着一个严峻而复杂的新问题,那就是单亲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由于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残缺严重地影响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致使单亲家庭子女在其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与非单亲家庭子女更为复杂、严重的心理异常与行为异常。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1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
1.1 内向、叛逆
        单亲家庭子女本来是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因为父母离异,自己受到了别人异样的眼光,一下子变得内向了起来,害怕别人会嘲笑自己的心理只会让孩子内心变得扭曲,加上长时间的压抑,如果不及时开导,感觉就会在某一天就会爆发出来。这对单亲家庭子女极为不利,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父母任意一方教导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安,社会不稳。
1.2 抑郁、自我否定、没有自信心
        单亲家庭父母顾不上子女的教育和关心,忽视了子女心理上的负担,子女因为父母离异而疏远家人、疏远朋友,没有一个人倾听其心声,心情上可能抑郁,然后自我否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学习不思进取,没有信心战胜困难,感觉全世界都放弃了他,严重时会有自杀的念头。
1.3 憎恨他人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和经济水平都远比不上一个完整幸福家庭的水平,这种落差会导致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疾病,事事不如意就会产生邪恶的想法。看到别的子女过得比自己好,比自己幸福,这种不能改变现实的感受压迫着他们最后的一丝善良。
1.4 情绪多变,厌学厌世
        心理上的疾病得不到治疗就会导致情绪阴晴不定,上课胡思乱想,没有积极性,经常性地逃课,缺勤,在社会上也不思进取,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调适的对策
2.1 单亲家长方面
        2.1.1 摆正心态,调整不良心理情绪
        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如果单亲家长长期处于抑郁、消沉、悲痛的情绪之中,那么将对子女的情绪产生消极影响。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就是消除子女不良情绪的前提。因此,单亲家长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痛苦的现实中走出来的,面对并解决新问题。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怨天尤人,逃避困境,用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2.1.2 采取宽严适度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在双亲的抚育和教育下,会更有安全感,有利于身心的自然健康发展。然而,家庭的缺损往往也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损,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偏差,因此对单亲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加强理性,采取宽严适度的教育方式。不要为了弥补孩子缺失的情感,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这种溺爱、怜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因此,单亲家长要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子女学会自信、自立、自助、自强。
2.2 单亲子女方面
        2.2.1 坚强面对现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单亲家庭的生活状态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亲子女能否抱有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单亲子女要通过自我学习和心理调节,重新振作起来,坚强地面对现实,勇敢地面对生活。如果遇到挫折或困难,要向家长、朋友或者老师寻求帮助。此外,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诚恳、乐观的态度多接触同学,多交朋友,和同学老师取得心灵上的沟通,相信老师和同学也会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你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从而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之中。


        2.2.2 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业余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局限,能扩大知识面,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激发兴趣、陶冶情操等方面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能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单亲子女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同时,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这些不但可以激发单亲子女活动的积极性,转移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可以使他们及早发现自己的闪光处,为建立自信心提供良好的机会。
2.3 学校方面
        2.3.1 情感育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学校教师对单亲学生的成长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以弥补家庭环境所带来的缺陷,努力为他们创设一种没有轻视、妒忌、敌意,充满体谅、平等、真诚的环境。其次,教师要主动去信任、理解、尊重这类学生,关心、帮助和爱护他们,维护其自尊心,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以真诚的情感、榜样的形象、美好的生活,来激活学生丰富的情感领域。只有对他们倾注爱,才会便于交流和沟通,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从而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
        2.3.2 开展有益的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
        心理学认为,只有彻底摆脱自卑心理的束缚,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完全的解放,潜在的才能才会被发挥出来。因此,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校园集体活动,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给他们表现自己才能的空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单亲家庭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子女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从中获得集体的力量,以此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3.3 定期与家长取得沟通,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
        家庭是孩子性格的发源地。家庭关系的改善对单亲子女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学校必须使家长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指导家长正确使用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另外,学校应定期与家长取得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状况,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2.4 社会方面
        2.4.1 要对单亲家庭有正确的认识
        社会有责任保证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社会大众应该加强道德修养,不歧视单亲家庭子女,努力帮助单亲家庭子女适应社会,使他们能够顺利地成长。由于单亲家庭子女的社会责任感较差,所以有关机构可以通过一些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如:单亲家庭子女关心孤寡老人、帮助残疾人,以此增强他们的丰十会责任感,让单亲家庭子女的社会适应朝着理想的社会角色努力。社会对单亲家庭的宽容、理解和支持,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体现。因此,只有在社会合理的认同和正确的认识之下,个体单亲家庭子女才会走向健全的自我发展之路。
        2.4.2 应完善单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
        社会尤其应重视和完善单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机构,或者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既可以帮助单亲家庭的父母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也可以教育单亲家庭子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社会还应有相应的部门和机构对单亲子女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单亲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 结论
        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不总是与自卑、自闭、缺乏安全感等不良心理特征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我们对这些孩子多一些关注和关心。则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子女一样可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只要多给这些家庭的孩子以温暖和帮助,单亲家庭就会和双亲家庭一样温暖,单翼天使一样可以在空中健康快乐地翱翔。

参考文献:
        [1]潘国辉.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7(18).
        [2]朱智佩,方黎,孙莉,周国权,鲁威.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校医,2018,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