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燕
安丘市汶水小学
摘要:教育是国家的根基,同时也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提升,教师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教育并非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教师要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及个性发展。基于此,对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家校共育;班主任工作;有效策略
引言
家校共育强调学校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实际上,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并没有那么复杂,家长和老师对待学生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亲近。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合适的家校合作的方式,就能够让孩子在家校共育的春风之中,健康成长。
一、完善家校合作体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许多家长不得不忙碌于职场之中,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而且往往在与孩子相处时缺乏耐心,难以取得理想的家庭教育效果。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困惑以及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倘若家长未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却未给予重视,那么很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因为教师和家长联系不多,双方都不了解孩子成长的全貌,教师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家长则可能误解学校或班主任未尽心尽力。因此,班主任要完善家校合作体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提供保障。具体而言,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家长会、家访、通话、网上聊天等途径与家长沟通联系,互相交流学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现情况,深入了解其心理特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因为家长的学历、职业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其家庭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班主任要加强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谈心,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组织形式丰富的家校活动,提供家长、教师、学生互动的机会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大家所认为的家校之间的合作主要通过开家长会以及家访的形式来进行。实际上,家校共育并不仅限于这些传统的方式。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形式丰富的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活动,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项目之一,因此,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往往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了能够促进家庭、学校和孩子三者之间的亲密互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我们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多样的活动,让大家共同参加,在游戏的氛围之中增进三者之间的情感。小学生年龄幼小,他们对于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十分热衷,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我们要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设计组织一些学生所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比如说趣味运动会、家校同乐游艺会、手工制作、联欢会等等,这些形式的活动都能够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更多的共同游戏的机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活动当中适当加入德育教育,比如说感恩主题的活动、亲情主题的活动等等,都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明确家校职责
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发展的好,但他们注重的点却不一样,家长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孩子,而班主任要照顾到全班几十名学生的成长,有的家长由于外出务工等一些原因,没有很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样导致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样,让家长更能接受家校共育的理念。
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把学生的学习成长等情况都记录下来,从而达到有迹可寻,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也明确了家校共育的目标,使家长和教师的责任可视化,实施起来更容易,从而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档案的内容可以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明确教师与家长各自的责任,把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做一次记录,根据记录的情况,教师和家长通过商议对自己的责任及时做出调整,并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大汇总。
四、组建家长工作委员会,为班级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家长委员会是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模式已经被广大中小学采用,而作为微观管理层面的班级家委会是更为基础的,只有组建务实的家委会班子,才能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和谐共荣发展。班主任要十分重视家委会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责与功能的发挥,坚决落实与维护好家委会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首先,确保家委会工作会议的常态化,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班级家委会会议,班主任与家委会成员共同商议新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让家委会提前知晓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并提出优化意见;组建家委会微信群,家委会成员可以针对班级管理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其次,家委会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如春游、秋游、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选址、内容与方式等,由家委会提出活动的策划方案,再集体讨论决定。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家委会成员可以参与进来,一方面协助班主任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对家委会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再次,要发挥家委会的民主监督功能,尤其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让家委会监督班级所有科任教师是否有差别对待学生、索取和收受家长礼品的行为等。这样,家委会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凸显,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家校合作走出校园、走出家庭
综合实践活动是展开家校合作的最为有利的时机。因为小学生一般纪律性较差,尤其是中低年级小学生,单凭班主任等学校教师的力量组织走出学校、深入到社会中去,可能会相对困难。借助学生家长的力量,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分担一部分责任,还能让学生家长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班主任、了解自己的孩子,可谓是一举多得。例如,在植树节活动中,让学生家长和学生结成植树小组,让学生家长指导并帮助学生如何插苗、挖坑、浇水,共同体验植树的乐趣,感受到种植的辛苦与不易,促使学生产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积极情感。再如,每月或者半个月组织学生家长与学生到图书馆进行亲子阅读活动,班主任给学生家长指导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然后开展一些亲子阅读比赛活动,比一比哪些家长与学生在亲子阅读活动中配合比较好,让表现优良的家庭分享经验,给其他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经验,让其认识到自己在亲子活动中做到的不足,看到自己的教育与其他家长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要虚心向家长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做好沟通与合作。通过记录成长档案与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及良好的班级氛围,于和谐中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为了祖国的未来,在家校共育下,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应当形成统一战线,携手为学生搭桥铺路,遵循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挖掘潜藏在每个孩子身体里的巨大能量,充分利用家校资源为学生筑建舞台。
参考文献
[1]王路.家校共育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J].中国文艺家,2019(08):211.
[2]张芯.小学班主任“家校共育”策略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18):23.
[3]苏世好.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共育中扮演的角色[J].学周刊,2019(09):155.
[4]杨亚凤.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J].情感读本,2018(29):91.
[5]漆生宝.在家校共育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J].校园英语,2018(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