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吴迪
[导读]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的进行着新课程改革,有力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吴迪
        绥化市第七中学,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的进行着新课程改革,有力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高中课堂,新课改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高中生物属于是一门自然学科,有着很强的实验探究性。在新课标实施以后,要求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创新,要合理的运用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促进其交流探索能力的提升,不断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其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导言: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才会更加的积极、主动,才能将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才会更有效率。优秀的生物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确保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要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教学,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习长久的兴趣,并将之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不断积极的进行着学习。
1 优化课堂形式
        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创新教学的形式。生物的实用性是很强的,与现实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因为长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所以很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是根据考试提纲来安排教学的内容,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们都是被动的去学习和记忆,学习的过程显得比较乏味。必须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探索欲。
        如,在进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教学的时候,这一章节的内容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是为后面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做铺垫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自己先对教材进行阅读,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说细胞基本元素以及化合物等。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首先就应该保证课堂的内容要对学生有吸引力,要是他们感兴趣的,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因为这样会使课堂显得比较单调,学生参与的兴趣也会比较低。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进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章节的教学的时候,这份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这样的问题:植物是怎样进行呼吸的?并以此来导入本课节的知识。还有就是对一些客观现象进行讲解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的地位,要以学生的思路来调整教学的内容。要积极提升课堂的互动性,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高效生物课堂。


2 采用教学趣味语言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为了培养学生对于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也运用趣味性的语言,这样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他们也会更愿意跟着教师的节奏去学习,通过语言的技巧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趣而生动,他们参与生物教学的积极性才会更高,而课堂变得更具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更多的集中到课堂上来,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效率才会更高。要将趣味性的语言和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采用故事或者比喻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更直观的去理解,不但要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还要保证准确的应用趣味语言,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比如说在进行细胞相关知识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比喻的方式对细胞来进行介绍,如细胞是制作工厂,细胞器是其中的车间,细胞膜则是工场围墙,还有细胞核则是制作中心。这样就可以将这些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具体,更有趣味性,学生们能够更清晰的认识到它们各自的功能与作用,还有相互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学习的效率更好,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
3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新课标实施以后,更加重视对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生物实验教材中实验的内容、形式以及要求都是很多的。要想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去进行探索,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将他们的多重感官调动起来,直观的去认识生物在形态、结构以及生长发育方面的情况。实验的过程需要有教师进行引导,不过主体还是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将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一节课的前面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都是比较高,而且注意力也比较集中的,教师应该利用好这段时间,根据自己想讲的内容做一些实验,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通过教学解决疑问,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生物学知识,了解科学研究方法。高中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好奇心。他不仅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而且还想亲自去尝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实践,拓展思维。
4 多媒体辅助法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走进了高中的课堂中,教师不光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圆满地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借助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动态中进行学习,合理地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根据多媒体技术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使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和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5 结论
        总之,对于高中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是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由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应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心理,将知识内容展现得更为生动形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一澈.刍议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J].化工管理,2016,(35):147.
        [2]刘敏.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6,(86):160-161.
        [3]辛吉生.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6,(02):60-61.
        [4]韩随平.新课标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J].快乐阅读,2011,(22):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