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王小英
[导读] 为了能够促进特殊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必须要认识到做好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意义,

        王小英
        吕梁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西省吕梁市  033000
        摘要:为了能够促进特殊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必须要认识到做好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意义,正视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有效做好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策略。本文对如何做好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对促进特殊学校教育工作水平提高有所启发。
关键词: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
引言:所谓的特殊学校,就是指以教育聋哑儿童、盲童、智力落后的儿童和患有自闭症或者精神疾病的儿童的学校。与一般的学校相比,特殊学校的学生需要教师、家长给予更多的关爱与针对性教育才能使其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特殊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体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保证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质量,就需要教师认识到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采取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策略。
1做好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意义
        做好特殊学校学学生的教育工作就是要应用特殊的教材与适应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做好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首先,可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特殊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从而促进特殊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特殊学校中的学生是社会中弱势群体,但是他们同样享有与一般人的权利与地位。通过特殊学校的教育工作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并享受社会权益。其次,助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展特殊学校的学生各项教育工作能够使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得到落实与贯彻,使得全民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使特殊学校的学生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最后,通过特殊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可以使特殊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中。伴随着我国近年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特殊学校的教育工作也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充足的资金、硬件设施等为发展特殊学校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接受过教育的特殊人群能够更加积极、自发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特殊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来通过推荐、集中安排等多种方式来使特殊学校的学生能够通过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来积极地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使特殊学校的学生在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提升其生命意识与自我价值[1]。
2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特殊学校中接受教育的学生通常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导致在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准确的把握,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育工作[2]。如果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够合理,则会导致各项教育工作存在困难,甚至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在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一般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导致设计的特殊教育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教育效果不理想,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其次,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不高,不能与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与学生缺乏顺畅的沟通会影响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最后,教师不能针对特殊学校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利于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3做好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策略
3.1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类
        要想使特殊学校学生教育工作取得理想效果,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进行合理分类。首先,可以将特殊学校的学生针对不同类型划分为聋童教育、智力落后教育、超常儿童教育、盲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等多种类型。

只有充分考虑到特殊学校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展开教学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充分尊重特殊学校学生的差异性,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结合学生特点来应用合适的特殊教材、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发性,使特殊学校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逐渐树立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德性[3]。
3.2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对特殊学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需要从多个方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在特殊学校中,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有一定身理、心理缺陷的学生,不得有歧视、不耐烦等心理,而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用更加乐观的精神与态度来开展特殊教育,与学生形成良好沟通、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不仅学习学科知识,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其次,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在特殊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对教师的知识技能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教师不仅掌握大量的学科知识,还要掌握唇语、手语、盲文等多项知识技能,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更加多元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接受教育后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知识能力。最后,还要加强教师的个性心理水平。加强教师的个性心理水平,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特殊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中能够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后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样才能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4]。
3.3丰富教学内容
        与一般学生相比,特殊学校的学生往往容易存在自卑心理。为了使学生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信心,提高特殊学校学生教育效果,教师就要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因素,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的优点要予以肯定与表扬,并对其中的部分优点进行恰当的放大,从而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并逐渐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也为提升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3.4创新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特殊学校教育工作中,为了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心,通常会采取激励方式。但是,这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特殊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中就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以引导为主,并适当地引入批评,从而保证各项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特殊学校的学生相对比较敏感,如果教师和一般学校中的教师一样对学生进行批评与责骂,则会对学生的心灵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教师一味地保护与引导,也不利于特殊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走出家庭、走出学校的生活。基于此,教师在特殊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中,就可以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并应用创新的创意进行引导,并辅以批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某特殊学校班级内学生在课间游戏的时候学生之间发生打闹,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打闹情况来确定是否要进行批评教育,如果学生的打闹情况并不严重,且主要以口角为主,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引导,并让发生口角与打闹的学生一起完成相关的班级活动与教学活动,这样在互相合作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同学之间的情谊珍贵,也能减少纷争。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特殊学校根据特殊学生的特点,结合以往教育工作中所凸显出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促进特殊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国目前的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并加大对特殊教育资金、人才的投入,从而促使特殊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良缘,谢丽娜.浅谈听障学生对开设形体礼仪课程的需求研究——以“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23):129-130+133.
[2]周钰青,沈玲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与对策——基于苏南5所学校的调研[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8):39-41.
[3]裴明东.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华夏教师,2020(17):80-81.
[4]邱淑女.特殊院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