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高校思政教育问题与创新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王承翼
[导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塑造正能量的健全人格,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王承翼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温州  325000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塑造正能量的健全人格,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时代在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扩张,生源结构变化,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既新时代高职高校思政教育问题与创新策略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新时代;全程育人
引言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呈现的新特征,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方略,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职业教育实际,促进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相融合。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三观,通常情况下,高职高校教育是学生形成三观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教育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思想教育,能够确保高职院校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确保高职院校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够不忘初心。其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培养学生优良品质,通过强化思政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未来参与工作时坚持不懈,吃苦耐劳,是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具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后可以为现代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道德是考察学生素质的首要标准,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确保学生思想道德能够更高程度的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为现代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态势
(一)教育对象出现新变化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区域产业的新发展,对德才兼备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对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和选择性显著增强,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社会思想文化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形形色色错误的人生观可能随时影响或侵蚀高职院校学生,这种不良影响与高职院校部分学生重技能、轻内涵,重知识、轻素养的错误认识糅杂在一起,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另外,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速扩展,人类社会正面临一场全新的革命,互联网+就是这场革命的具体展现。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不同的政治观点、道德行为、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交织碰撞,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的纷繁芜杂的信息甚至比教师还多。在这样一个信息网络时代,一些学生凭借自己的观察衡量世界、辨别是非,有时甚至会对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产生怀疑或逆反心理。
(二)教育教学过程出现新情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更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这一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效能由潜在态向现实态转化,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然而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面对面的交互愈加稀少,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育人功能提出挑战。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由理论认同到情感认同需要一个过程,其间实践活动过程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展开的不充分性关系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现程度。当前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可持续性的问题。

众所周知,人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养成的结果。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往往不能前后相继,容易出现断裂,这种断裂或者表现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对接不力,或者表现为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党团干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沟通不畅,或者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不足,或者表现为课堂教学与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考核的分离。
(三)教育合力构成出现新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如此才能形成教育合力。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其身份、学习方式以及在校管理的特殊性,更应加强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活动和管理中,教育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人,其非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影响力也会给学生带来重要影响,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如何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政教育行为影响力与非思政教育行为影响力形成合力,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行业企业等通力合作,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亟须修复和共建。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策略
(一)高度重视思政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必须对思政教育加强重视,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同时还需要明确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其次,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也必须对其加强重视。通常情况下,辅导员和学生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因此,在具体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全面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摆正工作态度,对接传统教学手段和教育方式进行科学改进,合理优化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针对思政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专题会议,对其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为思政课程教学配备专业教师,合理设置课时,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持。
(二)全面强化思政教育
        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具体进行思政教育时,相关人员必须确保虚实结合,基于学生日常生活有序开展思政教育。例如在学校内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对雷锋精神进行有效弘扬,与此同时,教育人员还需要定期组织多种主题活动,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拓展,使其知识结构得到合理完善,通过引导学生提升生活经验,使其养成良好道德素质。除此之外,教育人员还需要宣传先进人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模范行为。为了进一步确保更为高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高职院校还需要科学构建工作团队,确保教育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效果。通常情况下,思政教育对学生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有效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性影响,在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基于此,高等职业院校在具体进行学生管理,必须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重视,确保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实现学生思想觉悟的有效提升,保障学生个体健康发展。
结束语
        作为高职院校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既要看到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给我们工作带来的新的气象和机遇,也要看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文化修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尝试,方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类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樊人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6(35):31-34.
[2]马晓龙.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赵骏.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4]王芳.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3):45-46.
[5]方志华.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内涵及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高等农业教育,2016(1):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