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莉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在社会的稳步前进背景下社会对小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未得到明显提升,基于我国现代社会体系与教育结构观察下,小语种的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除此之外,高效培养的小语种人才并不符合我国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尽管现代社会体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但依然有许多行业需要小语种专业人才,因此如何解决高校实施委托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成为首要思考内容。
关键词:小语种专业;委托培养;自主选择
引言:我国对小语种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专业和普通人对它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各大高校的小语种教学中大约有三十种类别。不同的小语种在在学习时具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以此进行区分,各大小语种在就业方面存在着一定关联性,地区的文化、经济等因素是影响小语种就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以韩国语专业为研究对象,试着找出相应方法在小语种专业中实施委托培养模式。
一、韩国语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
(一)金融危机下的韩国语专业就业形势
金融危机下的社会对韩国语人才的需求正在以明显的形势减少,毫无疑问金融危机对韩国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原本的韩国语专业学生有专门的就业方向与就业职位,但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开始对企业造成严重打击,这使得许多企业在一夜之间倒闭,也就使得韩国语专业的工作岗位急剧减少,因此许多刚毕业的学生就面临着失业的不良状况,但在社会发展中,每一年都会有新一批韩国语毕业者进入工作的竞争行列,这就使得原本不好的就业状况再次雪上加霜[1]。
若在正常社会进程中会有大部分的本科生选择到韩国继续深造,但金融危机背景下韩国对学生的需求人数逐渐减少,更糟糕的是在此情况下学费还在往上增加,这就成为许多韩国语毕业生所头疼的问题。在此环境下韩国语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明显下降许多,在就业单位与薪酬上也表现出与往年反差特别大的情况。
(二)现代企业对韩国语人才的需求的标准及竞争状况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他们更加在乎人才的全能性。在诸多企业中,他们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韩国语专业已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在自身企业的调整与不断改革下单纯从事某一工作的现象将很少存在,因此在企业中将不会再接受技能单一的员工,这也使韩国语专业学生受到一定打击。
对于在韩国学习是留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掌握了韩国语这门语言,还在此基础上学习了其他方面的技能,这点是我国韩国语学生比拟不了的,他们在这一方面优势比较明显,因此在企业选择人才时我国高校的韩国语毕业生就失去自身优势。除了本文所论述的韩国语外,我国还存在着许多掌握母语与其他语言的优秀人才,他们对语言掌握熟练,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此外可能还拥有其他专业方面的技能,因此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就比较强。
由此看来,作为韩国语毕业生要想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还要对自己不断进行更新与完善,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语言,此外还要注重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锻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今后的岗位竞争总表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2]。
二、在国内小语种专业实施委托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国内小语种专业实施委托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通过对现代社会及教育体制的观察,只靠学校的教育培养或学生自身能力来进行语种教学显然是不太可能得出明显效果,因此学生应借助一定的力量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全面型的人才,企业力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全面性,作为委托培养目标,在选择上应该具有合适、明确、针对性的效果,要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步伐下进行实时的培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比如市场缺少法律、物流、计算机类的综合性人才,那么在委托培养目标就应该往这方面人才的领域和行业上靠拢,并且在培养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调整,不断更新,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国内小语种专业实施委托培养模式的前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我国小语种的委托培养模式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社会背景下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小语种人才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也就让委托培养模式得到新的环境进行发展,为我们的委托培养实施提供机会。
(1)沿海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
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国家的物流产业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相对较晚,在此基础下我国沿海地区的物流发展更是晚,且都还在一个不断尝试与更新的阶段,产业覆盖率也只是我国的一些周边国家[3]。
物流行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正在以明显的势头增长,这对于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获得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对韩国语专业的人才而言,只要有企业与韩国之间有贸易往来,那么该公司一定需要韩国语专业的相关人员,这时韩国语专业的毕业生就能迅速找到工作岗位。因此韩国语专业的毕业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找到适合自己的技能并加强学习,让自己符合企业与公司的人才要求。在物流公司工作除了需要韩国语专业知识外还应接受物流方面的相关培训,争取在工作中表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类情况,我们可以与物流企业互相合作,共同实现委托培养模式,尽最大努力帮助韩国语专业人才获得相关就业岗位。
(2)服务外包行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
服务外包是服务业中一种较为特殊的产业,它主要是将客户提供的产品剥离出来,最后再通过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像服务外包这样的服务产业通常会被许多高效毕业生不屑一顾,他们觉得自己出身大学,但就做这样的一个工作,权衡之下内心充满不快,他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接电话、大厅接待员式的低层次的服务工作,因此在选择时往往会不会做过多的考虑,但他们不知这项工作也是中国市场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特殊产业。
这里所说的外包客户来自许多国家,因此也会相应涉及到国外,因为工作的性质所以对入职人员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既要具备专业的语言知识,又要具备其他方面的技能,所以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要想在该行业站稳脚跟就要做到认真、负责,在掌握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在岗位的专业培训下逐渐成为一个核心竞争人才。该岗位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许多小语种专业的人才,因此这也是我们实施委托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结束语
针对社会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就业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语种专业中实施委托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种特别有效的途径。就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虽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但通过后续与企业的联合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将委托培养模式进行有效推广,从而提高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聂娜.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小语种专业发展的契机[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52-253.
[2]乔宇博,黄进财.中国大学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实证分析[J].东疆学刊,2019,36(04):80-85.
[3]金锦姬.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小语种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