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孙忠雷
[导读] 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教学目标也根据时代发展发生了变化

        孙忠雷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山东省昌乐二中,山东潍坊,262400

        摘要: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教学目标也根据时代发展发生了变化。在当前提倡核心教育的时代背景中,学校不只是让学生学习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培养自身学习能力。初中时期的历史科目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历史老师需要对历史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明确,在教学中使用各种高效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兴趣,并且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知识,并且提升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老师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借助各种有效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初中历史教学;学生能力;培养探究
        在初中时期,历史是一门重要学科。历史科目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以及学习方式也有很大作用。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部分历史老师也开始意识到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调整,不再把考试成绩当成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开始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创建合理的教学方式。改变之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教学氛围,把提升教学效率当成是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历史科目课堂中更加活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起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兴趣,培养历史学习能力
        在初中时期历史课堂中,老师需要将自身的指导以及带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围绕班级学生展开历史课堂内容,这样是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提起兴趣,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对所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学生在历史科目中的积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科目产生强烈的兴趣,只有感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历史科目的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老师在教学中是学生的榜样,要想让学生热爱历史知识,就需要起到相应的模范作用,认真对待历史教案,对于每节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内容熟练了解,并且还需要合理规划课堂活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这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各个科目的课堂中教学中都使用到各种多媒体设备,这样能够让知识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可以更简单地理解课本中的各项知识。制定相应的学习情境也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每节历史课堂开始以前,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相关动画资料以及音频资料,这些资料需要和讲解的内容有一定关联,并且能够和学习的知识带你相互连接,这样才能创建出更加有趣味且有吸引力的资料,从而起到提升历史课堂效率的作用。比方说:在学习到《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历史内容时,其重点学习的内容就是对文艺复兴的具体时间、主要人员以及地点进行熟练掌握,并且对此运动对人类解放带来的重要作用。课程中的主要难点是,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以及本质。历史老师在开始讲课之前,可以让学生看一些佛罗伦萨的相关视频,将环境、人文以及生活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对其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才充分了解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再进行相应的讲解,让学生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引出文化运动的本质,以及对时代的巨大影响,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来。
        二、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历史活动,提升学习能力
        要想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实现深入了解,初中历史老师可以用史料对历史知识进行正视,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历史实践活动。

比方说,历史老师可以在课下事件组织学生们到附近的一些历史古迹以及文化进行观赏研究,初中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对历史古迹进行相应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或者是网络上收集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历史知识的扩展要延伸,从而让学生可以对历史学科更有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的情怀。在历史学科的整体学习中,不管是历史资料的收集还是历史事件的体验,都能让学生提升自身的分析历史问题以及应用历史还是的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周边的文物进行观看,同时还能带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当地的博物馆中进行参观。总体来说,就是将身边的历史古迹以及建筑做到充分利用,让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实现深入了解,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在学生不断的体验以及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同时还能了解历史进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科目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学科素养,在各种历史活动的体验中,能够让学生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初中历史老师需要不断创新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创建出一个趣味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氛围,这是提升初中学习兴趣并且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的前提条件。初中时期,学生面临中考以及各种考试的压力,将更多的学习经历都放在了应对考试上面,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以及考试内容上面,是比较片面浅显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课堂中来,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不提升。要想从根本行解决这种历史教学现状,老师可以从历史课堂情境入手,上课的时候可以讲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以及典故,还可以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扮演各个历史人物,将历史事件通过学生的理解演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角色,获得更强的体验感,拉近和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距离,使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排练,并且设置对话,学生可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对历史人物进行揣摩,进而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设计,加强对历史背景的了解,改变之前的单一授课方式,提升历史课堂的整体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比方说:在学习到《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这节课程的知识框架比较完整,从思想以及政治各个方面讲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策略。其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就是,秦始皇使用了什么样的统一从事,进而快速地将中国实现了统一,对中国统一作出了贡献。这样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对于处在初中时期学习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并且具有比较强的表现欲望,因此,老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可以扮演秦始皇,面对六国局面应该如何面对。并且对秦始皇的功和过进行思考。使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加强自主思考,对于历史知识有主动想要了解的欲望,与此同时还能更简单的了解各种知识点。
        结束语:结合以上分析得知,时代在不断进步,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初中是培养学生整体素养的关键时期,需要提高重视。因此,初中历史老师要对班级学生实现深入了解,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兴趣,培养历史学习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历史活动,提升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纪芳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1):190.
        [2]倪少芸.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14):190.
        [3]苏艳.试析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