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诗瑶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江苏苏州 215600
摘要:抗逆力是人在面对压力、问题、挫折时所爆发出来的潜能,培养高校学生的抗逆力,有助于他们不惧挫折,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从高校学生经常遭遇的挫折分析与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抗逆力培养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抗逆力培养
引言: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重要,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因此,很多高校辅导员都在针对学生的抗逆力进行培养,以增强学生面对问题与挫折时的能力,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高校学生经常遭遇的挫折分析
(一)适应性挫折
很多学生刚刚步入高校校园,自我感觉良好,信心、自尊心都非常强,但是来到高校校园后,由于校园内汇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不再是学校内的宠儿,这部分学生在开始校园生活后,难免会产生落寞感;还有一些学生对于高校生活有着非常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开始高校的校园生活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巨大落差必然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落差感,继而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情绪低落。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如果不针对他们进行抗逆力的培养,使他们拥有抗逆力,必然会导致他们在高校内部的生活不完美,他们的心理健康很可能会受到影响[1]。
(二)人际交往挫折
对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的人际关系也经常出现问题,一方面,他们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群体,开始了新的交际,另一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也会导致他们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摩擦,还有一些学生性格孤僻敏感,很可能在高校校园中会被其他学生孤立。对与高校学生而言,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问题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校园生活,使他们的产生种种负面情绪,因此,高校辅导员在针对学生进行抗逆力的辅导与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
二、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抗逆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为学生提供培养人际交往稳定性的平台
对于大学生而言,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的不断成熟,他们目前的心理成长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逐渐从青少年时期的不稳定状态转向成熟稳定,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同等的尊重、渴望从教师与其他同学处得到认可。这也就意味着,在小学、初高中等阶段常用的说教式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单纯灌输,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已经难以继续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与之相悖的是,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却要比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表现得更加腼腆,因此,很多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际交往情况不佳,经常“主动”将自己孤立在人群以外,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当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时候,抗压性较差,情绪很可能会变得非常不稳定,乃至崩溃。
作为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帮助学生培养抗逆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人际交往稳定性的平台。
例如,辅导员可以在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就通过举办交流会的形式开展抗逆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辅导员所提供的平台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学生逐渐步入高年级后,教师还可以安排不同专业乃至不同院系的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平台上,教师采用了使学生自主进行交际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抗逆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不断的交际与交往中不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旦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进行解决,也可以寻求辅导员的帮助。在这样特定的平台下,学生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逐渐培养了自己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学生的抗逆力得到了培养。
(二)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成长辅导室的帮助
在很多高校内部都设立有专门为学生进行服务的“成长辅导室”,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辅导员进行帮助的学生。在辅导员进行对于学生的帮助与疏导的过程中,也就完成了对于学生抗逆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了他们害怕进入“辅导室”时被人看见,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正常”,因此,很多大学生即使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难以独自排解的情绪,遇到了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也不会前往“成长辅导室”,这不仅使成长辅导室形同虚设,还很容易让学生的情绪状态由于无法排解宣泄,最终崩溃。
因此,在辅导员针对学生的抗逆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走出去”,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成长辅导室的服务,达成培养学生抗逆力的作用。辅导员可以改变成长辅导室的模式,使成长辅导室能够完成对于所有学生的帮助。例如,辅导员可以以讲座、校园活动、网络咨询等方式将成长辅导室内的内容传授给大家,例如:遇到挫折时怎样排解自己的情绪、突发事件下如何冷静应对、如何与人进行人际交往等,使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辅导得到帮助,对于没有问题的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应对种种事件的能力,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能够在无形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抗逆力能够得到提升。
(三)使学生培养坚强的人格
大学生经常被人贴上各种各样负面的、有失偏颇的标签,这些标签使他们对于自身的特点与能力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也让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被束缚住了,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反而很容易使大学生自怨自艾乃至自暴自弃。
因此,辅导员在培养学生抗逆力的过程中,可以将抗逆力的培养纳入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使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较为系统的抗逆力的培养。除此以外,辅导员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父母,通过与学生父母的沟通,使学生父母也了解到培养学生抗逆力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到,要针对大学生进行关怀的同时,也要放开手让他们自由飞翔,增强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与但当,同时在校园内部,高校辅导员有必要使学生了解如何缓解因为遭遇挫折而产生的压力,将抗逆力教育与学生人格的培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培养出坚强的人格的同时,也能够完成对于抗逆力的培养。
结束语:总之,在高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辅导员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抗逆力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进行高效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心理、生理、学识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文.从"危机干预"到"抗逆力培养"——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建设[J].北方文学,2018(35):130-131.
[2]林琳.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辅导员工作方式浅析[C]//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上海交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