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 张晶
[导读]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我国自动化生产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志,推动着我国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
        张晶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我国自动化生产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志,推动着我国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而在机器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的过程中,我国工业生产逐渐呈现出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的发展特点,为工业事业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提供了支持。本文结合工业机器人的特征及特点,探析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相应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应用
        引言
        工业机器人是全新的工业生产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工业生产所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升自身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奠定了基础。在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虽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也存在明显的研发问题,然而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工业机器人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并在工业领域发挥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其中较具代表的工业机器人有焊接、装配、搬运和喷涂机器人,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
        一、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特点
        根据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研发趋势及应用情况,能够发现工业机器人拥有柔性化和精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及特点。首先是柔性化与精密化。在应用和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同时,需要大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而为保障机器人得到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还需要将检测技术融入到精细化、精密化管理的过程中,以此使机器人的生产规模和应用质量得到快速提升。而在柔性化层面,机器人能够根据作业要求和现实问题进行自动化处理,即时满足工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其次是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机器人的研发精度不断提升,对神经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得到显著提高。其自动化特征也更加显著,能够根据特定的工业生产需求,自动地、智能地完成复杂的工业生产任务。
        根据相关研究能够发现,工业机器人最早形成于上世纪中叶。当时西方诸国正处于蓬勃的工业发展阶段,对商品要求逐渐从传统的“数量”转变为“质量”。因此为更好地、更切实地满足社会发展的诉求,各大工厂不断加强对商品“精度”和“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但由于人的精神思想与身体机能难以保持长期稳定的状态,且工厂所提出的作业要求也逐渐超出工人的能力范围。所以西方很多国家都开始加强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力度,并快速地投入到工业生产之中。

1954年Charles申请了工业机器人制造专利,并研发出首台能够编程的工业型机器人;1969年Victor发明了“机械臂”,为现代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70年后期,以安川电机、FANUG、ABB、KUKA为代表国际机器人开发企业逐渐占据工业机器人生产领域的半壁江山。在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与技术研发层面,日本和欧洲国家最具代表,这与该类国家的经济政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在经济和技术层面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在我国,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但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我国社会各界逐渐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使得现代制造业、加工业不得不面对高负荷、高强度的生产压力,加之我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退,自主研发及应用工业机器人,并将其投入到日常的工业生产中,逐渐得到工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共识。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工业机器人上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使得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越来越快。继而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方向
        现阶段,机器人在我国工业生产和产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进程。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成效最明显的工业机器人,要属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能够有效地在通风不好、温度较高的作业环境中,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其生命安全,降低施工风险。而在汽车制造领域,焊接作业的作业强度较高,工艺要求较严。将焊接机器人投入到汽车焊接作业中,能够有效地提升焊接质量和效率,提高汽车生产和制造速率。其次是装配机器人,在现代工厂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流水线生产对工人的精度和速度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而装配机器人能够根据生产要求,结合神经网络与数字化技术,快速而高效地完成大量复杂而重复性高的装配作业,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生产的效率。而搬运机器人拥有精度高、速度快、抗疲劳,实效性高等功能,能够适应高强度和高负荷的搬运作业。最后是喷涂机器人,喷涂作业由于喷涂原料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较大,长时间、高强度的喷涂作业,将导致工人罹患各种疾病。而喷涂机器人拥有较强的自动化和灵活性优势,能够有效地替代工人,完成大量喷涂工作和任务。
        结语
        工业机器人技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柔性化的发展特点,并融合现代感知技术、驱动技术、数字技术及神经网络技术,被大量而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并以其维修方便、能耗低、高智能、灵活性高等优势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逐渐成为推动世界工业变革的基石,从而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腾飞与发展发挥了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倩文,晏敬东. 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6,29(05):21-23.
[2]李肇惠,郝昭.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分析.内燃机与配件,2020,1(131):249-250.
[3]柳倩,桂建军,杨小薇,曲艳丽. 工业机器人传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基于专利文献计量分析视角[J]. 机器人,2016,38(05):612-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