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胜逵
云南省保山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678000
摘要:在物理这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深度理解教学知识概念、掌握物理知识本质的重要能力。能力的培养要在起始阶段,尤其是初中时期,学生会感觉到在知识水平层次方面,与小学阶段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以及感受到学习压力。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探究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现下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讨初中物理如何应用学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学习策略;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前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现下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初中阶段,所有学科知识层次、深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深化与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能够关注每一个知识重点,对物理概念知识、知识本质进行综合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一定的学习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深度讲解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深度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剖析物理概念,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的本质,促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真正含义;合理利用错题,辅助学生查找知识的短板,以错题的深入讲解,强化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一、初中物理学习策略概述
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 学习策略在实际应用中,要有机与相关教学知识融合。初中物理学习策略,是以现代认知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认知特点,以及遵循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将相应的学习策略应用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时,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并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加工、利用,实现学习过程的调控,以此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技能,优化学生学习状况,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二、中学物理学习策略的教学对策
(一)注重教学过程,深度讲解内容
在教学中,教学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所学内容,则学生就会形成综合分析的意识,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深度讲解教学内容,然后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核心,并由此展开问题向学生作出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与分析,促使学生综合分析教学知识与内容,让学生主动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比如:在《怎样描述运动》这一章节讲解时,对于运动的描述需要找到参照物,依据参照物建立参考系与坐标系,这样才能确定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而且物体的运动不会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这些知识概念讲解时,很多学生有时候会搞混淆,搞不清楚现实中的运动与物理概念中物体运动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为问题提问学生,然后以“寻找参照物—建立参考系与坐标系—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依据时间确定物体运动的速度”这样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深度讲解教学知识,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物体运动的本质,引导学生以综合分析的方式思考与确定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剖析物理概念,反映知识本质
作为物理知识的基础,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本质的概括与总结,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框架,另外,物理概念也是学生打开物理知识大门的基本钥匙,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剖析物理概念,深度讲解物理知识,通过生活化问题或者实际问题反映物理知识本质,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如:在《探究互动摩擦力的大小》这一课时教学时,关于摩擦力这一概念,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后两种摩擦力学生都能够搞清楚,但很容易搞混淆静摩擦力,并且很多习题也都是考察学生对静摩擦力的理解。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静摩擦力案例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大概的概念与意识,例如三角形木块上的小木块,二者相对静止、接触面粗糙、互相接触并且有作用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然后为学生讲解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阐述静摩擦力知识的本质,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生活中静摩擦力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力的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判断案例中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以此培养学生严谨思维能力。
(三)多元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一些力学概念涉及到的知识较为深奥、晦涩难懂,在教学中学生很难真正深度理解,单一地通过文字讲解学生很难领悟,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工具,通过图片、视频、动图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呈现相应的力学概念。另外,多元化的教学呈现有助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分析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现象,以此生动地呈现物理概念。比如: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时教学时,这一定律的成立条件需要在真空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再比如:在《浮力》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死海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密度、浮力等概念,还可以通过动画视频演示塑料球在水中的沉浮,形象地展现出浮力。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学生既可以深度理解相应的力学概念,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记忆与感悟,并且物理知识本就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生活与物理之间关系的认识与了解,实现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能力的提升。
总结:在物理知识学习中,合理应用学习策略,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深度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合理对物理知识进行梳理与分类,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深度学习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与提升学生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能够遵循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邓树斌. 试论学习策略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000(010):818.
[2]单树亚.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读书文摘(中), 2019, 000(004):64-64.
[3]张锐.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中学), 2018, 000(01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