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刘绮清
[导读]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刘绮清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  516421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自主学习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以重视,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持有尊重的态度,并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良好树立。本文针对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对策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为学业打基础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推动下,要求学生应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融入到实际教育过程中,设计具有活力的、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学习语文课程产生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其具有创新思维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概论
        自主学习是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分析能力、阐述问题的能力、实践和探索能力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品质,从而确保学生自立、自为及自律的良好品质[1]。
        首先,自立品质。每一位小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学习主体,小学生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心理认知、心理系统、独立的需求以及独立的学习潜能。
        其次,自为能力。小学生自身自立性的建立是由自为性体现的,其中包括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构建以及自我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进行不断的自我探索,也催动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习动力。自我选择则是根据自身的认知程度在探索中选择符合自我认知领域的信息及知识。自我构建则是学生将学习过程中所学知识信息进行处理,建立自身知识体系。自我开发则是在自我构建的基础上,创造开发出适合自身并能付诸于实践操作的理念,达到知识的内化。
        再次,自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对自己有所约束,面对学习能够体现自觉性,同时对学习的要求、目标和自身行为要有良好的觉悟性,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规范,对自身的责任感有所增强,从而开发出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情感氛围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机融合,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课堂,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合作以及创新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对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掌握,对问题从多元化角度进行观察[2]。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音乐、图画、角色扮演等形式融入到教学当中,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锻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1.音乐。

音乐是一门具有抒情功能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学生能从中体验情感的表达,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音乐结合到文字当中,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能够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借生日”课程内容时,教师可播放“祝你生日快乐歌”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当中理解生日的概念和体会生日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图画。图画具有颜色鲜明、丰富有趣的特性,能带给人新鲜感。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将图画运用到课堂教育中,能使低年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那座房子最漂亮”课程时,教师可在黑板画出几个不同的房子,有平房、草屋、学校等,让学生通过图画来分辨出学校是最漂亮的房子,也可以让同学在学校的旁边画上花朵和大树,增加其参与度,对课堂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3.角色扮演。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扮演课堂内容中的角色,能使学生有充分的体验感,并能发挥自身潜力和创作力。例如,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课程时,教师找同学分别扮演小白兔、小黑兔和老山羊,运用相应的教学道具进行情景还原,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同时从中获得启示,只有自己动手劳动才有源源不断的收获。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充满积极性。
(二)鼓励式教学法
        学校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小学生身心素质尚未达到完善,对模式环境和陌生人会有所排斥和畏惧,尤其在初次步入课堂,初次接触语文学科时,教师要对学生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多观察学生的心理诉求,多鼓励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自主性的探索,鼓励学生将疑惑和问题勇敢的表达出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更积极的探索新知识领域。
(三)掌握学习技巧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让学生会读文章内容,通过读课文,对其中内容有初步了解,教师也可提前设定问题,让学生伴随着问题进行课文阅读,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可以结合其他单元的内容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其次,学生应学会思考问题要从多元化角度出发,锻炼自身思维能力和反推能力,提高学习动力。再次,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多问问题,乐于积极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体现[3]。最后,要让学生说,教师要设定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表达自身想法和思路,比如开设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学习更有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以重视,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使其增强自信心,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使其学会融会贯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使其在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20(13):51-52.
[2]王育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58+60.
[3]李艳萍.情境激趣  自主得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1):98-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