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红
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第三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实现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或者是其他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并通过其他手段的搭配使用来保证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以此就能够在学生的思维模式下,实现通过引导来带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发展,进而就能够保证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激发出自身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解答来带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从而就能够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获得全面性的优化。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应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来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希望能够以此文为其他相关工作的一线教师给予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
前言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获得全面性的提升,所以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选择能够与学生认知、发展以及思维模式相匹配的教学方式,这样更能够有效的通过此方式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供相应的“动力原料”,并且也能够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习惯,并保证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保留学生的个性,从而才能够真正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色彩可以保留,以此才能够实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该模式十分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具有着一定的探索欲望,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由于自身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会对书本上的文字内容具有一定理解上的缺陷,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学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那么就可以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具象化,并且也能够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实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从而就能够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更能实现让学生在学习时,拉近自身与课本知识的距离,从而就能通过情境探索来带动自身能力的发展[1]。
其次,通过该模式的应用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其真正的核心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因此在进行情境创建的时候,通常可以选择多种模式配合使用,这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通过兴趣的提升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也能够保证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使学生能够更加自愿、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就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有效应用情境创设的模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毕竟,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也会给予学生布置一些交流、讨论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实现在进行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合作的模式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问题任务,这不仅能够实现加快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更能够拉近学生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在此模式的应用下获得合作、沟通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创设情境中导入教学内容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也能够高效地实现对于教学内容的导入,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小学的初期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并不能够适应单一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很难把握课堂的节奏,并且由于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其注意力也并不能够始终集中在教师身上,所以有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保证语文教学的应用,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2]。例如,在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情境的创设。首先,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跟学生进行一个互动小游戏,让学生说一说雨什么样子的,这样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再使用多媒体设备投放几组春雨过后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春雨过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亦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一组有趣的动态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的共同刺激来感受春雨的样貌,这时再让学生去描述一下春雨是什么样子的,它能够给环境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样通过层层递进的情境代入,就能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就能够保证通过前阶段的讨论进入后期的实质性教学时,更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探索情绪,以此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在创设情境中提升情感表达
为了保证小学生的发展能够更加的全面化,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编著过程中,不仅加入了能够提高学生知识发展的内容,同时也加入了可以确保学生情感发展的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材当中,有着很多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内容,并且大部分的名家精选片段当中,针对于角色的选择而言,也更能够突出角色的情感变化,这也使得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短短几组的文字描述就能够实现对主人公人物的情感认知,进而也能够保证学生的发展可以更具全面化[3]。对此,在进行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这种类型的文章其实更能够使得此种模式获得更加丰富和多样性的变化,同时也能够实现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来使得学生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感共鸣来促进自我情感认知的发展。基于此,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体会到作品当中的艺术表达形式,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表达。例如,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时,教师就可以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情境创建,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扮演中获得情感体验,有能在讨论表达中实现锻炼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在创设情境中开展理性分析
情境模式的创建也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主要源头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模式让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讨论,以此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获得发展。毕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所以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具有怎样的戏剧性变化,都是需要通过学生讨论才能够得出最后结论的,因此教师在此过程当中,除了要让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当中的明确主旨意图,还要让学生通过各种环节的细节讨论来带动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当学生脱离教师时,仍然可以通过自我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来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类,从而才能够真正实现让学生学有所得。对此,在情境模式创建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伏笔的预设,让学生自己在文章当中进行关键点的词汇找寻,然后与其他人进行讨论并更正自己的答案,最后再与教师进行汇报,这样通过对于关键词的串联,就能实现对文章的分析,进而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一直保持着通过理性的思考模式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更能够实现通过此种方式来实现带动学生理解力的发展。
总结
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实现带动学生能力的发展,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之配合,以此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47.
[2]雒丽.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2):156.
[3]兰清珠.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