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李瑛
[导读] 信息化教学已经在我校全面实践并推广开来,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李瑛
        黑河市第一中学   黑龙江  黑河市   164300

        
        摘要:信息化教学已经在我校全面实践并推广开来,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语文教学的目标得以更好的实现。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我校陆续配备了投影仪、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等先进教学设备,并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得到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它的出现不仅使教育方式和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大家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特别是学校配备了学生平板电脑后,信息化教学不仅表现为多媒体课件、视频影音等单纯在感官上的丰富,更是成为大数据时代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精准化教学服务的主导力量。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当中的实施,实现了语文教学素材的延伸和丰富,同时也实现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语文知识的内化吸收。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利用大数据对学生成绩进行系统分析,实行精准辅导。
        过去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对重难点问题的掌握程度主要是通过老师课堂提问、测验考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进行了解,实际上,这些方法的片面性短板是十分突出的。尤其是语文试卷文字量大,做题时间长,阅卷速度慢等问题影响着语文测试的频率,进而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现在老师在一节课授课或一个知识点讲完后,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及时向学生推送练习题,学生答完后将答案上传,系统会自动对答案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将全班整体和每名个体答对答错的百分率呈现给老师,老师可以通过具体数据了解评估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判断出是学生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还是教师的讲解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练习题目的设计。将“分层教学”和“差异教学”高度融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挖掘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这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
  2、把教学中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增强学习兴趣。
        平时老师的授课时间安排的很紧张,每个班都有40-50个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有时间进行集中讲课外,专门的问题处理的时间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微课,恰恰集合了资源丰富、手段创新的双重优势,让语文的知识要点实现了高度整合。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融入信息化,以音视频和动画的形式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并推送到学生的平板上,通过对知识点的拆解,可以有效降低理解难度,学生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选择性的观看学习,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实现学习时间的节约。如将病句的常见类型制作成微课发送给学生,学生可利用课后一些零碎时间掌握这些知识点,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观看微课,可以让教学之前的预习活动以及教学之后的复习活动都更加高效。微课教学的方式是十分丰富的,视频采撷和制作、微课课件的呈现和反思等等,都可以涵盖其中,而且一节微课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少,有时只是几分钟,是对具体教学环节和内容的提炼,“微”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3、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平板电脑配发到每名学生手中,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实现了教学网络全覆盖。在课堂当中,每一个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教师通过互联网,让课件在平板上播放,学生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同学探讨解题方法,可以将同学的答案同步到电子白板上共享;习题讨论结束,随堂测验开始,教师通过平板电脑将考试题下发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测试完成后,学生通过网络将“考卷”上传;教师可选择性地将“考卷”展示出来,传统印象中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选择一些阅读文本、课外资料进行添加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为教师的第一课堂甚至是第二课堂打好基础。与此同时,也能使学生们及时了解到自己在学习中尚存在的不足,便于其明确自己日后学习的方向。
        4、相互学习总结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备课质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想实现教学内容的全记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教师在课堂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学内容的遗漏,由于记录资料不够全面,造成教师的反思环节不够细化,使得反思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借助于现代化、智能化的信息教学方式,能够让各种资源和数据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进行播放和回顾,并与名校名师的授课视频进行对比,可以对每名老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还可将一节课划分为预习检测、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几部分,发挥每名老师的专长,采取“分块备课、集体编写、分别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保证每一节课的教案、课件、进度一致,提升规范性、减少差异化、提高教学质量,这才能够实现最终目标。如我校为促进集体备课,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平板教学举行的“同课同构”听课活动,就让老师们真切体会到集体备课和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优势。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把握的问题
        在课堂当中,信息化的渗透必然会为教学变革带来更新的契机,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见识更多的学习内容。一旦使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就会适得其反。具体来看,应该关注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要进一步明晰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性”地位。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再创新、内容再丰富,也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是为教师服务的,而不能够取代正常的教学计划。语文课堂是需要融入情感的,需要老师引领学生感悟自然与人生,在需要信息化教学手段时再使用,不能为使用信息化而使用。
        2.控制好信息化的使用时间。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运用还要关注于时间的合理分配。课堂当中的信息化手段并不是主导,而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比如说ppt的使用,不能整堂课都在放映ppt课件,ppt的张数不能太多。与此同时,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们在学习当中的主体价值和作用,如果课堂当中微课利用的频率过高,还会造成教学进度不能够实现。
        3.加强平板电脑的科学管控。为避免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等学习以外的活动,要加强对其的管理。采取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网络监察,设备生产厂家对应用软件进行限制等综合手段,加强对平板电脑的管控,提高使用效率。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未来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势。只要运用得当,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它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