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江鲜
[导读] 国内当前的小学语文基础教学效率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参差不齐的,这和不同学校间整体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规划息息相关。

        江鲜
        贵州省毕节市毕节七星关区第一实验学校 551700
        摘要:国内当前的小学语文基础教学效率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参差不齐的,这和不同学校间整体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规划息息相关。许多教师对课堂整体氛围和流程的把控仍然存在许多肉眼可见的问题,教学步调失控、教学方式死板,都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下降。基于此,以下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初探
引言
        语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石,是在生活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学科。小到对事物的理解,大到对人生的思考,无一不是语文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做好这一教学工作,就要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出发。
一、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整堂课有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语文课程标准》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位为课程的“三维目标”,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要了解教科书编者的意图;要认真解读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特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水平有高有低,能力有强有弱,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依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目标,做到因材施教。《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龄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我通常是在学习完生字,扫除字词障碍后,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如《坐井观天》这一课,是一则内容浅显易懂的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让孩子们知道要像小鸟一样开阔自己的眼界,不要像青蛙一样目光短浅,自以为是。在授课时我把朗读作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反复指导朗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故事情节和寓意。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以读为核心,有层次的组织学生思考、合作、探究、感悟,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做好课前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备会在课堂中直接反应出来。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点,这一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的高低。课程的进行应该紧紧围绕教学计划,同时教师应该着重关注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准备、有目的、有关键,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思考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思路,在课前准备中尽量做到完善教育思路,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避免由于小学学生思路的发散导致课堂教学偏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三、利用电子设备,丰富教师的授课模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电子设备,设置丰富多彩的幻灯片,播放富有童趣的动画片、影片,让学生自由挑选角色配音等,转变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语文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也可以积极增加同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贴合文章角色的配饰等,让学生真正融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人物的经历。比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桂花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播放文章相关的音频文件,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浓浓回忆之情。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桂花飘落成雨的动画场景让学生仿佛亲自感受到桂花纷纷落下的美妙场景,体会作者摇桂花树时的开心自在。
四、发展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
        小学阶段是兴趣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都是兴趣发展的起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较强的好奇心、专注性较差,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做到教育工作的科学合理,而不是用高强度的学习来换取学生优异的成绩,却消磨掉学生的兴趣。这一问题应该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兴趣是学生后期学习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产生兴趣、不断培养兴趣这才是教育的关键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让学生形成兴趣,从学生角度形成学习目的,从而推动学习,而不只是用教师的教育目的来促进教育活动的落实。
五、增加小组协作、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小组合作完成文章内容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促进不同思想的交流,产生多样的思维角度。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还可以互相解决各自不懂的难题,培养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比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匆匆》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寻找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形容时间易逝的写作手法,互相交流各自感触最深的部分,交流各自阅读后的感受,分享各自的感受体验。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流表达时间匆匆的名言名句,积累写作的优美句子,学会懂得珍惜时光。
六、教师应该积极拓展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知识,提高语文教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托自身的知识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开展一些有趣的教育活动。例如,在讲到有关风景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踏青活动,以大自然作为教育过程中探索的对象,以大自然作为教育天地和教育素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知识,从而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结束语
        在如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从课程设计和学生能力培养上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好十足的准备工作,将教书育人的实务落到实处,用自身能力不断地去提升教学效率,从小处、细节处着眼,一步步斟酌改善,使教学开展趋于完善,我们必将更加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杜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初探[J].学周刊,2020(08):91-92.
[2]曹义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64-165.
[3]叶永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7(12):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