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钦
重庆市奉节县兴隆初中 404604
摘要: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字审美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高质量诗歌教学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需要在对初中语文诗歌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诗歌教学
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为诗歌在体裁与表现形式下与其他文章相比都独具特色,但诗歌内容晦涩难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是本次论文所重点探讨的内容,以下将对其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原则
(一)目标原则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需要遵循一定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最为关键。新课程标准将诗歌教学目标分为三个,一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意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以上三个目标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诗歌的记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展开诗歌创造,让学生能够融合历史与现实了解诗歌所在历史的局限性,实现教学目标。
(二)结合原则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实现有效结合,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文学素养。首先需要运用过诗歌的工具性、人文性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其次要结合适合特性寻找合适的加傲雪方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最后以对比教学教学方式来感受诗歌特性,领悟作者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二、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爱上学生的主要推动力。初中时期,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已经对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加上网络社会信息较为丰富,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对一件事情保持兴趣的时间却越来越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诗歌特性,寻找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改变以往的读、抄、背教学策略,而是要将诗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知道诗歌并非是游离于现代世界之外的。比如《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与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将其与诗歌联系在一起。
教师可播放轻缓的背景音乐,带领同学们一起有情感的进行诗朗诵,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完成朗诵后,让学生阐述自身对诗歌的阅读感悟。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仅是将诗歌的作者、历史、背景等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参与性较弱,被动学习状态下很容易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基于新课程理念,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实行多元化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营造浓厚的诗歌学习氛围,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探讨的形式来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诗歌表达方式进行合作讨论,并对自身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教师则以提问的方式来让小组代表讲述讨论结果,对于偏离方向的学生,教师不能直接采取否认的形式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要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情来灵活改善教学方法,实现诗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为改变诗歌在学生心中晦涩难懂、简单枯燥的形象,教师可以采取整合教学内容的方式来在教材原有框架之上,进行内容的丰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诗歌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体会诗歌中作者情感表达。比如《花木兰》,学生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相比其他诗歌积极性会更加,教师便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诗歌进行全面评价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同时,教师需要整个教学内容,搜集与《花木兰》相关的资料,比如相关的影视资料、文字资料等等,在搜集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加入其中,从更多的角度搜集更多的资料,然后在诗歌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资料进行整合、分享、讨论等多种方式,让搜集的资料能够真正的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感受参与资料搜集的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诗歌深入了解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诗歌的认知,让诗歌教学的内容更加丰满,提升诗歌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需要不断转变自身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照目标原则、结合原则,对学生的教学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诗歌特点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诗歌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进来,发挥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肖明清,唐清叶.论新课改下情感教学法在初中诗歌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9,17(18):103-104.
[2]禹晓峰.如何打造初中语文诗歌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42.
[3]王廷海.人教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