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立足体态律动,提升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朱敏
[导读]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如何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进步,成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
        朱敏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校区    225500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如何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进步,成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传统教学理念、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使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文探讨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注重联系体态律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课堂教学

前言:
        体态律动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联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从而加深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促进音乐知识的内化,提升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对此,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使小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通过研究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

一、做好课堂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体态律动方法的有效应用,要对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做好有效地把握,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当中,使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行感受和体验,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1]。体态律动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小学生对音乐背景、音乐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并且通过将四肢语言与音乐教学进行结合,改变了传统静态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儿。同时,在融入体态律动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音乐教材内容,引导小学生联系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动力大增[2]。
        例如,在开展《八只小鹅》一课教学时,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导,使小学生对歌曲和歌词内容进行把握,使学生对歌曲中的角色进行有效地表现,实现体态律动与音乐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通过把握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拍拍肩膀、点点头等动作进行音乐表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体态律动对音乐节奏进行学习,实现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联系小学生的表现欲加深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为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体态律动为引导,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结合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来看,音乐是人类情绪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有着具体化和抽象化的特点。如人们在听音乐过程中,通过听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对音乐表达的情感内涵进行把握[3]。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对音乐知识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差,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感受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理解相对较差。

针对于这一情况,为了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效果及质量,教师要注重联系体态律动做好教学引导,使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并对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从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实现音乐教学的深化发展。通过联系体态律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将音乐知识具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在具象化的学习及体验当中,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有效地把握,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在对音乐知识教学引导时,由于音乐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导致小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制约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对此,教师联系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学习音乐知识,能够有效地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学习do、re、mi、fa、sol、la、ti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体态律动进行学习。如分别sol和mi的音高时,可以将sol设置为拍大腿的律动,mi为拍小腿的律动。通过联系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使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更感兴趣,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三、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学习视野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开拓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4]。这一过程中,教师联系音乐学科的教学要求,注重围绕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推进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从而使音乐教学得到深化法治,并使小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法治,为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对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具有开放性的教学视野,结合音乐教学发展形势,对体态律动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运用,发展小学生音乐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练习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内、课外教学知识的紧密结合。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抒情性强、旋律连贯、节奏舒缓的音乐曲目,联系体态律动进行教学引导,使小学生通过体态律动,加深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从而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地巩固。借助于体态律动拓展教学范围,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深化音乐教学质量,有效地法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结合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引导,使小学生深入地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之美,对于促进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结束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把握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并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及交流,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小学生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之美,以实现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目标。通过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加强体态律动与音乐教学的结合,使小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真正地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靖.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音乐课程教育实习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19):214-215.
[2]郑艳云.论校本课程教学中小学低段音乐欣赏的体态律动应用与实践[J].北方音乐,2020(17):101-102.
[3]陈小雪.用体态律动打造小学音乐互动课堂[J].北方音乐,2020(17):183-184.
[4]张明靖.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音乐课程教育实习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17):191-192.
[5]董蓉蓉.论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艺术评鉴,2020(15):125-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